城市焦點 廣州<br>救護車遲到猝死率增加

城市焦點 廣州
救護車遲到猝死率增加

廣州市每年約8,000人發生心臟性猝死,由於交通等原因,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約需12分鐘,遠遠超過6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搶救成功率低於1%。

遠超6分鐘黃金搶救時間

廣州中山二院副院長黃子通出席「羊城復蘇論壇」時表示,廣州120接到求救電話後發車的時間是白天3分鐘、晚上5分鐘,中心城區平均急救半徑是4公里。但受到交通等因素限制,廣州2010年亞運會申報資料中,醫療急救回應時間也為12分鐘,不能達到心臟驟停後的黃金搶救時間要求。
美國重症醫學科學院院士唐萬春介紹,美國每年有35萬至40萬人發生心臟性猝死,由於美國的醫療急救回應時間平均為7分鐘,搶救成功率只有約1.2%-1.4%,但在中國,這個數據更低,某經濟發達市僅為七千分之一。
南京醫科大學急診醫學系主任王一鏜呼籲:「國內120出車反應不夠快,與培訓不足有關。一輛救護車只要配備兩名具備醫療救護員證、駕駛證的專業搶救人員即可,出發和回程輪流開車,到現場可即時開展復蘇搶救。」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