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實(001)去年拆售多項非核心物業,包括在新加坡上市的置富產業信託基金持有的沙田第一城中心300多個車位,套現約1億元。不過,這批在去年9月出售的車位,原來一直未完成交易,長實既沒有解釋原因,更繼續將車位放租,令一眾真金白銀付了定金的買家,非常激氣。
收定三成後闊佬懶理
長實去年先後拆售的車位,有沙田第一城中心、觀塘麗港城、天水圍嘉湖山莊、尖沙嘴康宏廣場及西環高逸華軒合共800多個車位,涉及金額達3.2億元。
讀者李小姐和丈夫因為看好車位回報率高,去年認購沙田第一城中心兩個車位作投資。兩個車位分別作價31萬元,交易完成後,獲發展商5萬元現金回贈。李小姐在05年9月30日,和長實簽署臨時買賣合約,10月10日簽正式買賣合約,每個車位前後共付款9.3萬元,即售價的三成。
不過,自從去年11月以後,李小姐就再沒有收到長實方面的通知,原本以為兩、三個月可完成的交易,一拖便接近一年。「我都唔知長實搞乜,已經催過好多次,每次答覆都係話『政府部門有嘢未搞掂』,但至於搞乜嘢,職員就冇詳細解釋,只係叫我等通知。」李小姐語帶不滿地說。
合約無定成交期難追究
李小姐又指,她後來才發現,與長實簽訂的買賣合約,原來並沒有明確定下完成交易日期,換句話說,買方無法基於延遲交易指控發展商毀約,她懷疑這是發展商存心「留一手」,方便走盞。
另外,向來數口精明的長實,亦「趁空檔」將已賣出的車位繼續出租,一於賺到盡。「我問長實,點解我買嗰兩個車位,仲租畀其他人,點知佢哋答我,一日未完成交易,兩個車位仲未屬於我,發展商有權運用,我真係俾佢哋激到紮紮跳。」李小姐說。
有地產代理透露,長實早前拆售的車位項目,已全部順利完成交易,唯獨沙田第一城中心卻比較「棘手」,買家一直遲遲未收到通知,至於箇中原因,業界也不太清楚,有傳是受到地政總署刁難,亦有傳因為有關計劃未獲得置富產業信託基金同意。
本報在上月初,曾向地政總署查詢,發言人回覆,沙田第一城已落成20多年,舊公契的條文較為簡單,加上當年所有車位皆由大業主持有,如要拆售,便需要重新編寫附屬公契。發言人又表示,該署一直按正常程序審批申請,惟因為該項目與發展商有很多文件往來,故此需要較多時間處理,但沒有透露發展商何時提出申請,只謂會盡快完成有關工作。
長實卸責等地政署審批
另一方面,長實於7月中旬曾書面通知本報,指剛獲地政總署簽發公契批文,讀者李小姐將於短期內接獲通知完成交易。可是,轉眼一個多月,長實依然全無音訊,李小姐仍在呆等。「我冇收過長實任何通知噃!佢哋之前將責任推畀政府,𠵱家政府都簽咗文件啦,咁請問我重要等乜嘢呀?我覺得佢哋真係好離譜,對買家一句交代都冇。」
記者近日再向長實跟進事件,該公司函覆表示,發展商正待置富產業信託基金安排授權人士簽署公契之附屬契及車位契,覆函強調,有關車位買賣交易於開售時,已獲該基金同意,故相信可於短期內通知買家完成交易。
法律上無錯人情上涼薄
對於讀者李小姐指摘,發展商刻意不在合約上訂明完成交易的日期,長實回應,買賣合約內訂明,完成交易日期,是根據地政總署審批公契的附屬契時間,而一般審批程序,需時8至9個月。
長實既然早知政府審批公契需時至少大半年,何不辦妥手續才發售這批車位呢?相反,選擇收齊買家定金,「袋袋平安」後,才施施然補辦手續。在法律上,發展商可能無可指摘,但在人情上,已在買家心目中失掉不少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