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兒 文化時事評論員
日本內閣府發表日本二○○六年第一季的實質經濟成長率比前一季增加百分之零點八,換算為年度成長率則達百分之三點一,日本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麼高的數字了,到底這樣的數字是多還是少?
原本經濟成長率,其實就是實質GDP(國內總生產毛額)跟前年度的增減率,GDP也就等於一個國家全體經濟規模,跟前年度比較就是經濟成長率,日本的經濟成長率是經歷過好幾階段,戰後從廢墟開始重建,一九五○年代起真正全面復興,經濟成長率也加速,亦即進入高度成長期,一九五九年度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十一點二,六○年度為百分之十二,六八年度為百分之十二點四,創下最高紀錄,整個六十年代大抵在百分之六至十二左右。
七十年代經濟失速
不過好景進入七十年代,日本經濟失速,最大的危機便是石油危機,七四年時成長率首次淪為負百分之零點五,翌年雖然反彈回升為百分之四,但是日本的高度成長期便告完全結束,即使是後來八八年泡沫經濟的巔峯期也不過只有百分之六點七,大抵為百分之五至八之間。
九三年再陷負成長
泡沫經濟崩潰後,九三年度為二十年來首度再墜入負成長,其後回升為百分之二左右,九六年雖然一度回到百分之三點六,但是九七年度為百分之零點六。九八年度再度淪為負增長,九九年之後,也都在負增長與百分之二間掙扎,可以說是持續低成長期,從九六年後,日本已經好久沒有聽過百分之三的數字了。
因此日本的經濟成長可以分為三種時期,亦即高度成長期、安定成長期以及低成長期,各種成長期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百分之九點一(一九五六至七三年)、百分之三點八(一九七四至九○年),以及百分之一點二(九一至○四年)從這種狀況來說,日本經濟成長率若是百分之二左右就算不錯,百分之三可以說是好的了。
從國際觀點而言,二○○○年到○四年的五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美國是百分之二點八,英國是百分之二點七,法國是百分之二,德國是百分之一點一,而成長驚人的中國這幾年都是百分之十左右,持續日本高度成長期的狀態。如果從世界銀行估算的○五年主要國家的GDP來看的話,美國的GDP是十二萬四千餘億美元,日本排名第二是四萬五千億美元,德國是二萬八千億美元,中國為二萬二千餘億美元,英國為二萬二千億美元。
近年與美差距拉遠
日本、德國最近數年不景氣,GDP也大幅縮水,跟美國差距拉遠,但是依然排名二、三,比較起來,中國也已經排名第四,按理只要經濟規模變大的話,經濟成長率要增加很不容易,但是排名第四的中國居然還有百分之十的成長率,果然驚人,日本今年有百分之三,都暗自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