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多嬌 - 邁克

如此多嬌 - 邁克

一直覺得蔣月泉像小津電影裏的笠智眾,不過木訥的爸爸變成能言善道的祖父。拿手好戲除了《杜十娘》還有《白蛇傳》和《玉蜻蜓》,不熟悉中國民間故事的可能要誤會他是濕地公園的導遊。這些說唱如果要分性別,應該都屬於陰性──評彈本身基本上給人的印象也是這樣,尤其男藝人語重心長的呢喃,活脫脫外國人形容的枕邊細語,女藝人反而一般帶點殺氣,像潛意識的自衞,未見風吹草動先亮出刀。
蔣月泉也唱硬朗的《林沖》和《戰長沙》,頗有京戲老生的風韻。甚至譜唱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雖然豪邁稍遜,霸橫略輸,唱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倒有令人動容的悲涼,喟嘆之中沒有原詞的囂張。《紅樓夢》我只聽過他唱一段《寶玉夜探》,更樂意想像《葬花》和《焚稿》以蔣調出之如何迷人。

四大美人似乎沒有大規模上過他身,《劍閣聞鈴》從悔不當初的角度追悼楊貴妃,寫的是唐明皇──崑劇這折太精彩,珠玉在前,其他演繹沒法比較,況且「龍淚紛紛泣玉人」也真的俗艷,不是「點點滴滴又一聲,和愁人血淚交相迸」的境界。楊玉環是四美中在戲曲世界走動最頻密的一位,而且獨當一面,不像貂嬋總是三角戀的一隻棋子,王昭君一出場就與手抱的琵琶搶鏡頭,西施老被東主的臥薪嘗膽干擾。蔣月泉有一段《鬎腮鬍》,講一個女人嫁了大鬍子怨天怨地,巧妙地請得四大美人友情客串:根據丈夫的統計,她們的俏臉都貼過毛茸茸的男人,吳王、單于王和董卓確實是鬍鬚佬,數到楊娘娘的一筆,「唐明皇鬍子勿算多,安祿山亦是個鬎腮鬍」,影射她和裙下之臣有一腿,令人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