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題總是講完又講永遠新鮮。最近又有網民把《GloomySunday》(憂鬱星期天)放上討論區,引發爭議。版主聽完後只能說,我還健在,跟大家報道這首世紀自殺歌。
「頭先聽咗開頭,開頭以為冇咩嘢,點知個人一唱,個心口有小小唔舒服,我就冇聽喇,不過好彩冇死到!」「火柴人」在香港討論區一個靈異話題論壇上留言。《GloomySunday》原創於1933年,匈牙利鋼琴作曲家RezsoSeress填詞作曲。據報匈牙利有多人聽完此歌後自殺,有輕生者更留下寫上歌詞的遺書。「kinkin021196」分析:「心入面有小小嘢,係因為我哋喺聽呢隻歌之前已經有咗一種心理嘅影響。」
李誠:理論無可能成立
主張音樂治療情緒病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羅志華指出,音樂可使人情緒低落,但情緒低落未必會自殺。中大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說,自殺歌的理論無可能成立,「每宗自殺都有社會、經濟同個人內在因素,點可能聽完一首歌令人自殺?我成日聽柴可夫斯基啲悲情音樂,未試過想死。」但李誠指出,音樂確可刺激腦部中樞神經,影響情緒。
已故女歌星BillieHoliday1941年演繹《GloomySunday》,BBC怕再次掀起自殺潮,一度禁播。自殺歌能否催命沒有定案,作曲家RezsoSeress於1968年跳樓輕生,就肯定給《GloomySunday》留下淒美絕響。版主:布拉格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