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講電話滋擾他人 香港僅次大陸<br>76%港人認為不可一日無手機

調查:講電話滋擾他人 香港僅次大陸
76%港人認為不可一日無手機

【本報訊】自「巴士阿叔」事件後,在公眾場所講電話的禮貌問題引起廣泛關注。一項調查顯示,9%受訪港人每日受到不禮貌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滋擾,每周多次受影響的受訪者更高達23%,比例遠高於泰國、南韓及馬來西亞等其他受訪亞洲地區。港人特別對他人在戲院裏講電話最感討厭。此外,逾七成半港人認為不可一日無手機,比例也是受訪地區之最。 記者:蔡志郁 梁美寶

香港思緯市場資訊有限公司今年首季在香港、中國大陸、南韓、馬來西亞及泰國,透過電話隨機訪問了3,363人,當中包括500名香港人。結果發現,9%受訪港人表示每日都因他人不禮貌使用電子產品而受到影響,14%港人則稱每周都會受多次影響,兩者合共23%,雖然較內地的25%稍低兩個百分點,卻遠高於馬來西亞、南韓及泰國(見表)。

最討厭戲院講電話

負責是次調查工作的思緯總監佘偉光指出,數據顯示,港人最受到影響的不禮貌使用電子產品,其實就是手提電話。調查又發現,36%受訪港人認為,在戲院裏講手提電話是最無禮貌的手機使用習慣,32%受訪港人則覺得在公眾場所用手提電話高談闊論最沒有禮貌。
公民教育委員會新任主席彭敬慈昨日表示,在公眾場所高聲講電話關乎是否尊重別人,可能由於本港四周的聲浪普遍較大,所以市民講電話的聲浪也在不知不覺之間相對調高,甚至影響他人仍不知道。
佘偉光說,港人自有一套看電影的文化,傳媒也傳神地將在電影院講電話模塑成很討厭的形象,因此港人對於在戲院講電話的人特別反感,較其他國家更高。

手機數目多過人口

今年5月,網上傳出一段短片,片中阿叔陳乙東在巴士上旁若無人,大聲講電話,被後座青年何銳熙拍肩膀,示意他小聲點,卻遭陳乙東連番辱罵,一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激起全城議論紛紛。教育統籌局隨即就地取材,以「巴士阿叔」事件的角色扮演,向學生推廣德育及公民教育,令學生明白在「巴士、地鐵或戲院大聲使用無線電話」的不當。
此外,調查發現,76%港人認為如果沒有手提電話,他們無法生存下去。對此,佘偉光稱,香港的手提電話普及程度較高,手機與港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身上沒有手機的話,可能會對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目前全港手機用戶超過860萬戶,若以目前全港700萬人口推算,平均每人擁有1.2部手機。

港人心聲--無手機好驚
汪小姐﹙工程師﹚:「手提電話梗係重要啦,如果有啲乜嘢緊急情況好似行行吓山跌親,無手提電話真係好驚。」

港人心聲--好過大陸人
容小姐﹙學生﹚:「其實香港人都已經好過大陸人,講手提電話唔算好大聲。」

港人心聲--嘈住其他人
陳先生﹙學生﹚:「成日遇到有人喺巴士度用手提電話播歌,又唔用HandFree(指耳筒),嘈住其他人。」

港人心聲--男友要搵我
馮小姐﹙設計師﹚:「手提電話好重要,有時無帶電話,男朋友搵唔到我都會詐型㗎。」

港人心聲--可仿效日本
劉太﹙家庭主婦﹚:「雖然手提電話係必要嘅溝通工具,但香港都可以仿效日本,唔好畀人喺地鐵講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