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你對《色,戒》女間諜訓練班感到莫大興趣,可是無門路親赴基地一探究竟,別灰心,下星期上海評彈團在大會堂演出,不妨買張門票靜心領略彈詞的魅力,看看為什麼王佳芝的功課表上會有這堂儀態課。甚至,好心人應該提醒湯唯小姐移船就磡,汲取前輩鋌而走險深入虎穴的寶貴經驗:連續四場以四大美人為題,分別演繹西施、王昭君、貂嬋和楊貴妃的故事,等於中國古代職業女特工簡史,對擺設迷魂陣引漢奸上釣肯定有幫助。
必須趕快澄清,楊玉環並非間諜網中人,抱琵琶和番的王嬙,也最多身處特務灰色地帶,半日制半日唔制,嚴格來說不算全職零零七。有趣的是,我們這幾位公認的美人,都因為與有權有勢的男人夾雜不清而名留千古──類似的手段應用在販夫走卒身上,施媚功的再漂亮也不過是狐狸精,被街坊大唱特唱是免不了的,然而沒有機會唱上大舞台,不但樣貌的積分蓋過操行,兼且扭轉了道德觀,讓後人把傾國傾城當作美麗的代名詞。
歷代小市民的想像空間都有四大美人身影,儘管經過加工和維修,美得各懷鬼胎一言難盡。比較接近半抽象的線條畫,不一定有立體感,也很難具體形容得出眼耳口鼻。評彈以聲音為她們塑像,顯然佔了便宜,仍舊為沉魚落雁保留餘地,你要想像她們像林青霞還是沈殿霞悉聽尊便,是鞏俐還是何莉莉的化身各投所好。以映像交代就難叫人信服,唯一曾經輪流將她們搬上銀幕的導演是李翰祥,當日選角有沒有異議不得而知,今日我們在光碟上看見浸浴的李麗華、浣紗的江青、拜月的林黛與出塞的也是林黛,總禁不住指手劃腳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