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文武 台灣資深政論家
施明德發動每人一百元(台幣)的百萬人倒扁運動,已經衝破上億元大關,他們即將展開長期靜坐抗議活動,直到阿扁下台為止。這場具有台灣特色的顏色革命,對於台灣脆弱而不成熟的民主體制,是巨大的考驗。
陳水扁的民調支持度只剩百分之十八,看起來岌岌可危。百萬人倒扁運動在媒體的大幅報道下,風起雲湧,氣勢浩大。然而,阿扁也不是省油的燈,早已展開各種反制策略,他發誓要做完他的任期,不會被迫下台。現在看起來,他很可能說到做到。
施明德遭抹黑
施明德曾坐牢二十六年,有「台灣的曼德拉」之稱,是民主運動的神主牌之一。不過,他雖然是一位具有浪漫精神的革命鬥士,在現實的政治中,卻無法施展。他當完民進黨主席後,連續參加了三次選舉,都一敗塗地。他的光環早已褪色,在政治中缺乏影響力。
這次他登高一呼,號召倒扁,支持者如潮水般湧進,但是大多是泛藍陣營的再度動員,仍無法爭取到泛綠的基本群眾。民進黨中央看出這一個結構性弱點,把它定位為三一九抗爭翻版,以打擊倒扁的正當性。
施明德的私德、人格和動機,遭受到他以前老戰友的無情批判,在台灣的爆料文化和政治惡鬥中,這些抹黑招數,一般人早已見怪不怪,其效果也有限。
不過,看到施明德的兩位前妻都站出來揭發他的私德,他坐政治苦牢所帶來的痛苦和悲劇,再次赤裸裸地攤開來,任人嘲諷。這種情景,既不堪又殘忍。
誰收拾爛攤子
以國民黨為主的泛藍陣營,六年來一直都在倒扁,這次更積極參加施明德的倒扁運動,一些民進黨的老戰友像許信良和林正杰等人,這些人長期對阿扁不滿,他們的參與,其實對倒扁運動並沒有好處,反而引起副作用。
在民進黨內最有道德權威的前主席林義雄,一直沒有出面表態,如果他出面倒扁,其衝擊必將大於施明德。另外,還要看李登輝的動向,李登輝精於謀略,如果他決定出手,可能像日本劍道一樣一刀斃命。但他了解到阿扁下台的嚴重後果,至今仍在觀察情勢發展。
阿扁的主要問題不是貪污,而是治國無方和無能,而這些問題又與體制有密切關係。現在所有焦點都在下台不下台這件事上,但下台之後,這個爛攤子,誰來收拾,怎樣收拾,卻很少人關心,很少人討論,更不要說提出答案了。
問題更加複雜
阿扁下台,呂秀蓮上台,可以預見一定政局大亂。閣揆一定下台,外交、國防、國安、陸委會,這些與總統職權有關的部門都會變動,民進黨內部面臨分裂危機。除了第一家庭的貪污案不會再發生外,阿扁所碰到的問題既不會消失,也不會改善,只會更加複雜和困難。
施明德想把阿扁拉下來,但他本人不可能取而代之,對呂秀蓮不放心,但是對於倒扁之後的台灣,要怎麼辦,卻沒有提出任何對策。這種缺乏目標和策略的群眾運動很少成功,即使倒扁成功,對台灣也是災難。
阿扁應該下台,但是下台的方式和過程,與下台本身一樣重要。台灣不是菲律賓,也不是泰國,用群眾力量把一位民選總統趕下台,很容易引起社會衝突與對立。這種民粹的做法,對台灣的民主發展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