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全美房地產經紀協會(NAR)公布,美國7月份二手樓銷量跌4.1%,以年率計降到633萬個單位,是04年1月至今最少,且低過市場推測的655萬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大減11.2%。6月份二手樓銷量由原先統計的662萬個單位,向下修訂為660萬個。
截至6月底的12個月,美國二手樓銷量只有兩個月報升。至於上月二手樓售價中位數按年僅升0.9%,至23萬美元(約179.4萬港元),是1995年5月至今升得最慢。
賣出量兩年半新低
NAR首席經濟師理雷說,由於按揭利率上漲,令美國不少有意置業者採觀望態度,等待賣方降低叫價。該協會的資料顯示,受利率和樓價上升影響,美國人的置業能力是逾20年來最弱。
A.G.Edwards&Sons首席經濟師塞耶稱,美國待售樓盤增加,意味樓市會進一步轉弱,從而拖慢當地經濟增長,預料聯儲局今年餘下時間會維持利率不變。
待售樓盤須7月消化
上月待售住宅數量增加3.2%,達386萬個單位,相當於7.3個月的供應量,為1993年以來最多。
FAFAdvisors首席經濟師亨布里說,美國二手樓銷量持續減少,供應則急劇增加,反映供求失衡,會令樓市繼續調整;儘管聯儲局不願承諾今年不會再加息,但由於經濟放緩,估計未來加息空間不大。
西太平洋銀行高級外滙策略師弗朗努洛維奇稱,美國樓市降溫速度可能快過最悲觀的預測,故該國明年首季或會減息。
美國地產經紀和建築商多年來一直認為,當地熾熱的樓市最終會「軟着陸」。然而,該國樓市過去12個月急速降溫,令不少業主和建築商措手不及,一些業主迫於以遠低於去年的價格割價求售。
分析員稱,美國樓市「硬着陸」的程度尚未可知,但起碼會令許多需要賣樓的人大失預算,而過去數年靠樓市支撐的美國經濟恐會受損。
在2000年科網股熱潮爆破後,美國人轉為熱衷於買樓,加上利率偏低,令樓市冒起,加州、佛羅里達州和美國東北部出現住宅短缺。聯邦房屋指數顯示,美國平均樓價在截至去年12月底的5年累積漲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