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師疾呼教育改革令工作壓力大增言猶在耳,檢討教師壓力的教師工作委員會完成中期報告,卻指教師工作量與壓力無直接關係,指教師工作時數僅較過去六年微升;相反,行政工作才是教師的主要壓力來源。研究又指,年資愈深的教師投訴愈多。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批評報告沒有反映教育界實況。記者:盧文烈梁美寶
教師工作委員會主席高彥鳴說,該會早前以隨機抽樣形式,訪問14間學校的教師及學校管理層,另委託一間公司訪問近300間學校,收回約3,500份教師及500份校長或校董會填寫的問卷,發現教師每年的總工作時數,在過去六年只輕微上升,情況與本港其他專業人士相若。
研究發現,教師工作量與壓力沒有直接關係,例如部份學校工作量多、教師壓力卻不大;相反有學校工作量少,教師壓力卻很大,認為這與學校領導層與教師溝通有關。同時,該研究指教師喜歡做與教學有關的工作,亦不感到壓力,但當教師做行政的工作,便感到不安及有壓力。
據了解,研究發現年紀愈大、年資愈深的教師,對目前的教師工作投訴愈多;相反年紀輕、年資較淺的教師投訴較少。有委員解釋,因以前教師環境與目前不同,只需閉門教好書即可,但目前環境改變,部份人未能適應。
憂政府未能對症下藥
該會將委託公司再進行調查及分析,歸納教師壓力主因及解決辦法,預計今年12月向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呈交最後報告。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質疑,教師工作時間六年來不可能只輕微上升,指局方是閉門造車,「唔明白點解呢個報告咁都可以出街?」他指委員會沒有教師代表,報告內容全是外行人觀點,令前線老師十分反感,更擔心政府最終未能對症下藥,無法解決教師的壓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