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善終服務機構替過身長者申請在香港海葬,但不得要領,得將骨灰帶出公海才能順利撒下。這樣的新聞,忽然讓人聯想到浩園破壞的黑手,行兇動機,是否不滿長眠浩園的精英,霸住風水寬偌靚地,普羅百姓,卻要爭崩頭等待供不應求的政府靈位。入土為安也「親疏有別」,思想鑽牛角尖者,容易走火入魔,所以搵着浩園的英魂出氣,向特首示威。
生人霸死地不合行規,死後將維港變成家屬做法事的平台,也是不得人心的做法。維港是全港市民僅有的「遺產」,因為貪婪無休的填海,已經讓維港這份家產變質,假使再讓人辰時卯時做其頭七尾七的喪事,維港上空,盡是飛揚的溪錢冥鏹,天星碼頭對開,淪為道士破地獄作法的道場,生雞果品以至死者生前愛吃的炸兩熱狗,通通往日益發臭的維港兩岸傾倒,這樣做白事下去,維港家產敗得八八九九,有海等於無海,海面永遠漂浮着粉末狀的異物,不用說,影響國際大都會的形象,壞了旅發局的大計,就連曾特首在添馬艦打造香港地標的偉業,也得叫停。試想一下,高官在政府總部開其腦震盪會議,窗外一條條慢船經過,不是吹奏着啲打死人音樂,就是僧侶呢呢喃喃念着普渡的經文。這樣的場面,委實太過「親民」,可實實在在比落區抱抱小孩買蛋撻惡頂。海葬省事,騰出來的地皮還可以賣錢益庫房,但只限公海,這是篤信天主的曾特首絕不退讓的死硬政策。告別維港,再會藍天,請移玉步出公海,家屬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