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年會將於本周在美國JacksonHole展開,議題相信離不開「貨幣政策」。然舉足輕重如美、歐、英、日等央行之貨幣政策運作模式各異,不妨探討。
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設有通脹目標(2%),聯儲局和日本央行的通脹目標則在心中。聯儲局剛換了新主席,伯南克乃主張設通脹目標之學院派,當然遭欲「運籌帷幄」的委員反對,故暫時免提;日本有無都無用武之地,因暫時通脹未pickup,不過快嘞!
通脹目標是否可取,眾說紛紜。有人指可增加透明度,讓市場預先作好準備,避免出現混亂或波動;有異議者則認為,預先知道的事,也很容易給予「有心人」作好「準備」──誘、殺!
然則筆者認為,誰對誰錯其實沒有準則,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舉個例,好像聯儲局由2004年中開始,決策者揚言要將利率調回至「中性」(neutral)withameasuredpace(循序漸進),如是者FOMC每次例會都加息0.25厘,直至格老榮休離開聯儲局前一日也主持「加息會議」,汝道有啥難估?
真的可提高透明度?
格老風格之所以易明,皆因佢老人家條「過山車」命驅使市況不是大上便是大落,到Ben哥接棒時個市變咗Goldilock(不冷不熱),換言之即「漿住」,側邊面都死,故不易駕馭者也,鬧佢作啥?
好了,有「外顯」通脹目標的,汝等便真可拿揑得準麼?瞧瞧英倫銀行月初不是突如其來加息?表面兇但內裏溫和的歐洲央行見通脹惡化卻不加息!嗰個有「隱藏」通脹目標的聯儲局何嘗不是眼巴巴見各通脹指標向上都喊暫停?日本不也是在無通脹下擒擒青加息乎?連咱們中國也學招「突襲」,不知師承哪家。至此,甚麼透明度?甚麼通脹目標?!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