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捷(330)股價表現不錯。思捷是一隻很奇特的股,過去數年,思捷的PE長期高企,高於多數的藍籌股;過去數年,思捷大股東邢李㷧不斷地賣股票,但思捷股價卻未因大股東售股而下跌。這是與股市的傳統智慧相違背的。
股市中的二三線股,偶爾在短時間裏,PE可以非常非常的高,或者利潤大幅下跌時,PE也可以非常非常的高。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持久的,但思捷卻可以──思捷的PE長期地遠比其他藍籌股高。
投資者關係做得好
每一隻股票,當大股東賣股時,股價必跌,因為股市將大股東賣股解釋為大股東不看好該股的前景,尤其大股東肯定比其他人更清楚企業的營運狀況。如果該股的前景理想,大股東又有甚麼理由賣股?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邀請思捷的副主席兼財務總監潘祖明先生親自來解說。數個星期前的一個星期六下午,潘祖明來到城大,為城大MBA的學生講課,題目就是《如何建立投資者關係?》。
潘先生做足準備才來講課,帶來大量的例子,還在現場主持研討會,討論一些個案。
原來,思捷之所以能長期保持高PE,之所以在大股東不斷售股下股價仍然能上升,主要原因就是有一套很有系統的投資者關係的運作。思捷高層長期與基金經理、證券分析員保持聯絡,並快速、正確地回答他們的問題。業績一公布,思捷高層馬上出發,到全世界各地進行路演,向全世界的基金經理、證券分析員解釋思捷的業績,回答他們的疑問。
壞消息化為好消息
回答疑問要坦誠、不造假,兼反應快速。多年來,思捷很成功地向投資者解釋為甚麼邢李㷧會賣股票,並把邢李㷧賣股票可能構成的壞消息轉化為對基金有利的好消息,那就是邢李㷧的售股使到基金可以持有比率更高的思捷股份,思捷股票也因此變成了基金愛股。在基金長期捧場之下,思捷的PE也長期高企。
基金經理不會自行推低股價,而且,思捷也很成功地讓基金經理與分析員感覺到思捷的業績會一年比一年好,這支持了思捷長期的高PE。
當然,不是每一隻股都可以通過搞投資者關係而長期托高股價,垃圾股就是垃圾股,是不可能變出奇迹。因為搞投資者關係的第一個原則,就是講老實話。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