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TCI收購領匯有賺無蝕

案內人隨筆:TCI收購領匯有賺無蝕

領匯(0823)上市至今股價長升長有,兼有息派,但大股東TCI就仍然唔係咁滿意,上月派人入董事局,無論炒人又好、加租又好,總之就要催谷盈利,看來早晚有大動作,難怪陳偉業議員咁擔心,趁明日AGM前夕,寫信畀曾蔭權要跟進呢件事,驚死主席鄭明訓冇得留低。
一開始全城都對TCI對沖基金嘅身份非常歧視,又話佢「狙擊」,又話佢會將領匯煎皮拆骨。但其實HedgeFund都分好多個流派,例如distressedsecurities一門,就專吼一啲被大幅低估價值資產嘅,然後執過盤數賺更多錢,直頭係坐艇散戶救星,大家無謂仇視TCI。
思哲估計TCI入局只係第一步,將來若提全面收購,先係戲肉。以領匯昨日收報$16.18計,市值約350億,以目前持有領匯18.35%的TCI出雙倍價提出全面收購,代價只係要570億,無論成功與否,都只會有贏冇輸。而可以預想嘅情況有兩個:

情況一:收購失敗
TCI以雙倍價提全面收購,領匯股價至少應聲急升一倍,就算收購失敗,TCI賣出手頭貨源,都只怕有賺冇蝕。

情況二:收購成功
領匯旗下近八萬車位,就當車位平均15萬一個,已經超過100億;計埋118個商場,總值已超過270億;不要忘記,只要將其中幾個重點大型商場大執,包裝到好似又一城A貨,市值已經過百億(註:中信年初出售又一城50%股權,袋60億),呢筆已經至少值370億,未計其他中小型商場大幅翻新過之後的升值空間。肯定有排賺,超值。順帶一提,雖然領匯上市條文規定商場不可以斬件出售,但一次過批出長達50年(或100年)的商場使用權,如此斬件又如何?
思哲最百思不得其解者,反而係陳偉業做乜要為鄭明訓嘅前途咁操心?人哋假假哋都做咗商人銀行家咁多年,使鬼你啲草根鬥士關心咩!

造油管冇錢賺

英國石油公司(BP)最近關閉美國最大的阿拉斯加普拉德霍灣油田,原因係輸油管滲漏問題嚴重,需要大執。根據美國運輸部資料,今年因為油管侵蝕而流失的石油高達68624桶,而BP出現腐蝕的輸油管其實已經用咗成30年(一般油管只係設計用25年),不過如果唔係油價已經升咗咁多,真係整番都嘥藥費。
目前,美國輸油管平均使用年齡為50年。而國際能源機構表示,為了滿足國際石油及天然氣需求,各國將需要在2030年前花上約48萬億港元,其中包括維修上世紀70年代興建的石油設施。
從以上推算,製造油管的生產商豈不是會發達?這豈不是一個重大商機?如果趁勢買入製造油管公司的股份,例如Halliburton呢啲專做油田設備配備嘅大公司(其前CEO就係美國現任副總統切尼),豈非賺硬?可惜的是,真正大贏家唔係佢哋,係原材料供應商至真。
製造輸油管並唔需要乜嘢高科技,好多公司都有能力做到,技術成本又唔高,反而係製造油管的原材料鋼鐵價格先至係關鍵。近年鋼鐵價格緊跟金價上揚,令唔少製造商需要付上高昂代價,這正正反映生產過程中的附加價值相當低,因此,油管生產商的毛利主要好睇原材料成本,而非生產過程中的增值技術。

馬會應買晒聯賽播映權

英超開鑼一星期未到,電視廣播(0511)旗下無綫收費電視高調宣布,未來三屆的英超播映權志在必得。香港人對英超情有獨鍾,其獨家播映權特別值錢。有分析員認為,有線寬頻(1097)要保住呢塊「鎮台之寶」,至少要花10億。
上禮拜一,有線公布中期業積,至06年6月30日,收費電視客戶七十七萬。以10億元留客,成本不過每人約130元,本來無傷大雅。其收費電視業務ARPU(即每戶每月平均收入)雖然下跌3%,但仍有209元。弊在互聯網及多媒體業務的ARPU,亦下跌6%至163元。有線3000幾個員工,出糧已經使咗4.3億,比05同期升9.3%。經營盈利8625萬,比去年同期跌44.7%。未計花喺買西甲播映權的1.3億,仲有歐洲其他聯賽...為英超豪擲10億,是否明智之舉?
不過,保唔住英超播映權,即使慳番10億,有線睇怕都五勞七傷。10萬收費電視客以ARPU209元,當合約期18個月計,將合共失去逾3億元收入。不要忘記,對手擅長交叉銷售,該10萬客的收費電視及寬頻收入將被一併搶走。另一水源廣告,估計減2.34億收入,股值最終難免受壓。總之,有線呢鋪慳又死,唔慳又死。
思哲大膽建議,馬會不如一次過買晒所有聯賽的播映權,然後免費任由各台聯播,索性大家都唔使爭。條數點計?香港人去年花成千億進行合法賭博,賭波投注額已經佔313億。其實,除咗最熱門的歐洲聯賽外,其他地區,例如非洲、日本等國際賽事非常缺乏,甚至沒有轉播頻道。免費得到四大聯賽播映權的條件,就是必須播放其他冷門賽事,同埋「官方」賠率,實行一家便宜幾家(台)着。
以後要爭客,唔該用高質素節目去爭。總之,球迷成為最後得益者,咁就皆大歡喜。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