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破獲恐怖分子爆炸航機大陰謀,內政部大臣韋俊安成為風頭人物。首相貝理雅正在度假,下任首相熱門繼任人、財相白高敦因為得子而在享受「父親產假」,政府權力半真空,韋俊安遂展現「大將之風」,坐鎮指揮大局。
韋俊安的一場表演,顯示「政治家」本色。在警方行動之前的一天,韋俊安曾發表演說,指英國伊斯蘭移民中的極端分子,對國家安全造成了自希特拉歐戰以來最大的威脅。十二小時之後,警方即拘捕了二十一名恐怖分子。韋俊安的講話,其實是一篇預告,其時早已收到情報,正在計劃行動,先聲奪人,是最佳公關宣傳,說得出,做得到,坐言起行。這一招,值得特區一干渴望做「政治家」的見習生學習。
然而韋俊安之高調,也受到國會質疑。第一,若首相不在國內,按權力榜之座次,應該是副首相彭仕國「話事」。彭仕國最近受到女秘書婚外情醜聞纏身,聲名狼藉,如欲洗刷形象,此本是一大良機。
但副首相並無實權,警方的行動和軍情五處的計劃,統一向內政大臣滙報,內相可以大內總管之尊發令,韋俊安此舉,令人揣測是不是有問鼎首相之志?
國家發生危機,權力程序問題,即使在民主國家也發生過。一九八一年美國總統列根遇刺,送往華盛頓大學醫院,一時生死不明,國務卿黑格即召開緊急記者會,高調宣布:「現在由我掌控大局」。按照政府權力榜,總統不能視事,由副總統代理,然後是國會議長、國防部長等人,國務卿排名第五六位,黑格被指越權,然而黑格是軍人出身,專業本能,美國是民主國家,不可能發生政變,但其後列根撤換了黑格,改用大胖子舒爾茨,政治耳語,即指為黑格過於勇猛而出事。
韋俊安會不會變為黑格第二?視乎其人在政界內有幾多政敵。韋俊安是工黨資深人物,八十年代曾經信奉反美極左路線,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貝理雅得道,安撫黨內左派,起用了不少前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人物。韋俊安上台後當然立場大變,跟隨貝理雅,此次行動,贏得貝理雅讚賞。甚麼叫政治家?這就是一個「人辦」。
韋俊安也曾因「以不正當手段恐嚇證人」,受到下議院操守專員的調查,其政治道德一度有過爭議。這次心狠手辣,寧枉毋縱,一口氣抓了二十一人,雖可扣查一個月,但警方必須搜集足夠證據把該等嫌犯檢控「釘死」才算作準,至今已釋放一人。英國的制度太過寬容,應該向中國「取經」:一名記者,被指「間諜」,可以無故蒸發囚禁十多個月,不必審訊。一個月時間緊迫,如果英國警方最終用證據不足而釋放多人,則韋俊安就會由英雄變成狗熊了。
然而貝理雅發言支持內相,白高敦則沉浸在添丁的喜悅中,無暇視事,大局由韋俊安以「執行首相」的姿態操控,把危機繪形繪聲地渲染。英國的阿拉伯裔移民,為韋俊安擴權上位當了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