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愛國「一字師」<br>

孔捷生雜文︰愛國「一字師」

日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臨去秋波,令吾國吾民反日仇日的滿腔忠烈益發洶湧澎湃。大陸傳媒近日又發掘出一樁愛國義舉,足見中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魑魅魍魎也無所遁形──
原來先前有某家日本企業在華申請註冊產品商標,名為「三光」。經過幾重審批,料已無礙,怎知最後關頭卻栽在一個普通科員手裏。此君為鐵杆愛國憤青,頓覺「三光」二字礙眼,不由聯想起日寇侵華的「三光政策」,又豈能讓日本軍國主義借屍還魂?日商之註冊申請便被打了回票。
處於青春期騷動期中華憤青時常憂憤成疾──那就是「愛國病」。但這次畢竟做了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日商終歸是「不尊重歷史」和「缺乏深刻反省」,用他們的母語來說,就是「馬鹿野郎」。東洋話之「馬鹿」,詞源來自秦二世時趙高的指鹿為馬;而「野郎」則是村夫俗子之意。全句謂:連鹿和馬都認不出的蠢貨!
靖國神社供奉了十四名甲級戰犯,既係鹿馬不分,也侮辱了他們自己的先人。故此,小泉實在有點「馬鹿野郎」的意思了。

然而,誨人不倦的北京政府歷來要求愛國群眾把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人民區分開來。筆者樂於遵從,並願為「一字師」,誠心點化「三光」日商,幫其辯識鹿馬之別。緣何不把註冊商標改為「三綱」?中國傳統價值中君臣、父子、夫婦為「三綱」,如果這個牌子的日貨行銷得力,還可乘勢推出系列產品「五常」。考中華典籍,仁、義、禮、智、信為「五常」,恰好這五種東西都是目下中國最稀缺的。不過再細究,從「三綱」到「五常」都非共產黨之所好,還是另闢蹊徑吧。筆者斟酌再三,卒為日商構思出絕佳商標──「三講」牌。
「三講」為大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漢字組合,且係江澤民御批:「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儘管江氏已是過氣老倌,但「三講」不外是個商標,不管人事興廢,盡可以舊瓶裝新酒。只要申請註冊成功,這個品牌你愛「講」甚麼悉聽尊便。
為了愛國,更為反擊日本右翼勢力的囂張氣燄,筆者還願做香港首富的「一字師」。李嘉誠先生之愛國愛港,可鑑天日,但偶爾百密一疏亦在所難免。譬如調景嶺的屋苑新樓盤命名,竟數典忘祖,棄漢字不用而採用日本字,名為「城中駅」。望去彆扭之餘,又透着一股東洋壽司味,「駅」更教人聯想起「馬鹿野郎」。其實,應該取名為「城中驛」,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華氣派。
筆者純屬出於愛國情懷,故此只肯贈李富豪一個字,不收分文。只不過,筆者憑直覺判定「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之說,在李家而言,似不成立。李家少公子十足「反斗星」,惟是如此秉性,方能「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於是,我不吝多贈李家少公子幾字──將來少公子投身房地產,要一氣拿下五處地盤,共建樓十二幢。蓋因《史記.孝武本記》載:「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為候神人于執期,命曰迎年。』」
從此,「五城十二樓」就成了古代傳說中神仙之居所。如此好意頭,豈不比「城中駅」強出太多?小小超,善自為之!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