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統計處公布本港住戶開支統計調查顯示,市民過去五年的家庭消費開支減少了13%,大部份開支都全面下降,只有電力、燃氣及水的開支增加了2%。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批評,調查證實了港燈及煤氣過去幾年逆市牟取暴利,令市民在通縮中百上加斤。
統計處發表2004至2005年住戶開支調查結果,每個住戶的每月平均開支為18,884元,比1999至2000年減少了13.4%,以平均每戶住戶人數3.1人計算,每人每月平均開支為6,108元,以工作人口每月平均工資10,703元計算,開支佔收入57%。
促兩公司盡快減價
在各項家庭開支項目中,以煙酒、住屋、衣履及食品開支減幅較大,唯一開支增加的是電力、燃氣及水,平均每月開支要646元,比五年前增加15元,增加幅度為2.4%。
調查結果又顯示,不同類型房屋的住戶中,公屋住戶的每月平均開支最少,只有10,482元;資助房屋住戶的每月平均開支達17,458元,比公屋住戶多67%;私人房屋住戶的每月平均開支更達23,920元,比公屋住戶多出一倍。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在過去幾年的通縮下,港燈逆市加價,煤氣的燃料附加費也多次上升,增加市民負擔,兩公司卻賺取了巨額利潤,必須盡快減價。
此外,統計處訪問了1,610個綜援住戶,發現綜援住戶一般都用不盡政府每月發放的綜援金,平均每月餘下款項382元至912元不等。但反映綜援戶開支負擔的社援物價指數卻顯示,直至今年6月底,綜援金仍有6%的上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