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莉的故事 - 陶傑

高莉莉的故事 - 陶傑

什麼叫做「美貌與智慧並重」?例如歐洲當紅的模特兒高莉莉(LilyCole),她今年考取英國高考三科A,進劍橋大學讀社會科學。她才十八歲,兩年來,她穿梭大西洋兩岸,今天巴黎,明天紐約,後天羅馬,她在化妝間吹頭的時候,捧着一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預科課本。她選讀的三科是英國文學、政治、哲學。
當名模特兒,她已經累積了港幣一億的身家,但她在西倫敦的名校讀中七,學費一萬二千鎊,全由自己繳付,不靠父母一文錢。老師知道她的身份,冷冷地等着她什麼時候輟學──以高莉莉今天的名氣,她不必再讀書,她可以告訴校長:我已經有了大學博士都夢想不到的事業,然而她不可以在老師面前喪失尊嚴,每次交功課,她都是第一名,一天也不拖,成績往往也是第一。
去年,南非一家鑽石礦場在紐約第五街開店,想高薪包聘她當形象代理,合約薪酬數以千萬計。但當高莉莉知道,這家鑽石商在南非賤價收購大片農地開採鑽石,令許多農民喪失了耕土,她把合同推掉了,對方很驚訝,問她為什麼:「是想讀書嗎?我們可以等的。」她冷冷地答:「不必了,我不想接你們這個Job,不因為學業,而是出於人道理由。」高莉莉在倫敦由一家叫風暴(Storm)的模特兒經理公司看中,覺得她的臉色稍嫌蒼白,她不算絕色美麗,但卻像一尊白瓷娃娃。這家公司捧紅過仙蒂歌羅馥,於是讓她替Chanel和Prada兩大名牌走天橋,在倫敦的南肯盛頓一炮而紅,然後艷名傳到紐約。這一年,她才十四歲。第二年,她登上了《時尚》的封面。她本來讀的那家女子中學,覺得太過份了,校規不許女生當模特兒的。她轉到另一家貴族學校,直到今天。

這是一個虛榮得銀光閃閃的故事,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灰姑娘神話,太不真實了,這世界居然有這樣的人物,這樣的事情。不錯,她十七歲那一年,也一度動搖過,不想再升學了,但她的歷史科老師給她寫了一封陳情書:不要放棄學業,親愛的,你是大西洋兩岸數一數二的一副名衣架子,但是你還有其他的天份,除了天橋,不要忘記世上還有另一處更值得你追求的地方,叫做劍橋。
美貌和智慧並重,她不是第一個。女明星波姬小絲就考進普林斯頓。高莉莉在劍橋唸社會科學,選科是唯一的敗筆,這種學科太容易唸了,她應該讀建築或拉丁文,美術史也好,波姬小絲當年讀法國文學,這是學問工夫要求得很紮實的學系。然而,還要強求嗎?她已經很了不起,不要忘記她只有十八歲。評論家錦上添花,說二十年後,說不定她會成為政府內閣的大臣。這番話是誇張諂媚太過了。模特兒是一項沒有明天的事業,但政治學是長遠的,而且畢竟是男人的營生。高莉莉的抉擇很曖昧,而曖昧往往也是性感之一種,就像踩着一對銀色的高跟鞋,在天橋上貓步,走在觀眾冷峻的眼光之上,像一束虛幻的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