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聯想3元以上開始減持

財智語陸:聯想3元以上開始減持

資金轉戰IT股及電訊設備股,上周五在跌市下,此類股份全線報升,短期內個別概念股繼續受追捧。論IT股,不得不提聯想(992)。月初聯想公布第一季度業績,純利下跌87%至520萬美元(已計算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支出),雖然是倒退,但始終高於市場預期,即使是被剔除恒指成份股,股價一直從低位爬升。有趣的是,券商對其下半年獲利前景意見存有重大分歧:看好的,目標價訂於4元;看淡的,目標價低至1.80元。但按目前聯想的走勢,似乎好友稍佔上風。
聯想股價近來造好,我個人認為不是炒業績前景,而是炒兩個概念:(1)近日IT股當炒,作為其中一分子自然受惠。(2)炒管理層轉變。近年聯想股價未有起色,最大原因是管理不善,很多人認為最錯決定是買IBM,但我認為這還是次要,因為個人電腦市場競爭劇烈,透過併購去壯大市場佔有率及提高品牌知名度亦是無可厚非,成與敗事後才可以論英雄。

PC市場增長或放緩

然而,我之所謂管理不善,是過去幾年集團樣樣都做,每一樣都想做好,但偏偏本業做得一般。支持者可能認為,流動電話業做得不錯,單是首季的總付運量增長了近1倍,營業額增長逾6成至13.55億元,問題是,我們買聯想,不是買手機(即使是買手機股,亦不用買聯想),而是買它是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公司。今次聯想力邀兩名戴爾(Dell)前高層為亞太區總裁及日本有限公司總裁,行動上是支持將資源專注投放在個人電腦生意,對股價帶來一些支持。
平心而論,概念上聯想招兵買馬,予人感覺是重新做人,應記一功。而人事上的安排,是希望藉亞太區業務增長來帶動聯想整體盈利,亦是正確的一步棋。但這是否可將過往聯想的形象一下子重新定位,我想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始見成績,而且這條路絕對不易走。原因很簡單,個人電腦的純利率愈來愈微薄,微軟延遲推出視窗產品及戴爾近期的盈利預警,亦反映出個人電腦市場增長或放緩。
我最擔憂的是,美國第三季尾可能出現的整體經濟放緩,對全球個人電腦業有一定的打擊,因此,如果持有聯想的,升至3元以上應開始減持。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