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絲綢不合格 多刺激皮膚

26%絲綢不合格 多刺激皮膚

國家質檢總局最近對絲綢產品進行抽查,抽查絲綢主要產地的浙江、江蘇、上海和山東四個省,直轄市47家企業生產的47種產品,結果有35種合格,不合格的有12種,佔全部26%,部份產品鹼性含量偏高,容易刺激皮膚;有些產品的染料容易脫落,會侵入皮膚,影響人體健康。比較去年同期的調查只驗出不足7%產品不合格,今年問題產品顯著增加。

鹼性過高 易脫色

今次抽查結果顯示,部份絲綢驗出鹼性過高、易脫色、標識標註不合標準等問題。有專家指出,絲綢服裝常與皮膚直接接觸,服裝碰到汗迹,不合格產品的染料就會脫落,不同程度地侵入皮膚。
不過,該項調查亦發現,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甲醛,以及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此兩項指標,則全部合格。
去年8月,內地對浙江等地進行同類調查,問題絲綢主要是耐汗迹色牢度不合格、鹼性偏高和易脫色。國家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選購絲綢服裝時,首先要看服裝使用說明,注意吊牌上標註的纖維成份,有沒有桑蠶絲含量;再看成衣質量,面料有沒有抽絲、迹斑,色澤是否一致,有沒有色差,縫製線迹密度是否足夠,有沒有開線、斷線,商標和標識是否齊全。另外,鑑別是否有蠶絲成份,除看外觀、憑手感外,還可以用燃燒法,絲綢線頭燃燒後,會發出類似毛髮燒焦的氣味。
南方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