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末期腎衰竭 腹膜透析較方便<br>洗肚病人仍可旅遊盡興

患末期腎衰竭 腹膜透析較方便
洗肚病人仍可旅遊盡興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截至去年3月31日,本港共有6,445名末期腎衰竭患者,較95年上升2.4倍。有專家指出,末期腎衰竭患者可選用腹膜透析(俗稱洗肚)、血液透析(俗稱洗血)和腎臟移植作替代治療,其中以洗肚最為普及,而隨着醫療設施日益進步,洗肚可為患者提供更佳的復康安排。 記者:趙燕婷

現年64歲的馬蓮枝因高血壓引致腎衰竭,14年來一直使用連續性腹膜透析作替代治療,但至今從未發生腹膜炎併發症,更可每日三次自行安排洗肚,毋須家人協助。她指雖然洗肚帶來一定不便,但未有嚴重影響其生活,更可如常旅行。她笑言早前到日本旅行四日,需要帶同12袋透析液和配件如電顫等,但仍盡興而回。

每月需三至四千元

腎功能低於一成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替代治療。香港腎科學會主席余惠賢指出,本港50%末期腎衰竭患者選用洗肚作替代治療,39%接受腎臟移植,11%接受洗血。由於本港捐腎個案的數字偏低,每年僅得40至50宗,故透析治療較為普及,而與洗血比較,洗肚則較為舒適和方便。
國際腹膜透析學會會議主席李錦滔解釋,接受洗血的患者必須每周到醫院三至四次,並需逐次插入儀器;接受洗肚的患者則可在家中自行治療,毋須受針刺之苦,水份和飲食的限制也相對較少。
在接受洗肚的患者中,95%使用連續性腹膜透析,5%使用機器輔助腹膜透析。李錦滔表示,接受連續性腹膜透析的患者每日需要換水,即排出腹腔內的透析液後再注入新的透析液共三至四次,每次需時30至40分鐘,每月開支3,000至4,000元。接受機器輔助腹膜透析的患者則可在睡覺時換水八小時,每月開支4,000至5,000元購買透析液,另需購買造價約八萬元的儀器。

新一代治療減併發

隨着醫療設施日益進步,患者的保障較以往為佳。由於上一代腹膜透析只使用單袋,所以衞生情況較差,患者平均每年都會出現併發症;但七年前引入的新一代治療則使用雙袋,即將輸出和輸入的液體分開處理,出現併發症的頻率因而降至平均30個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