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上周再宣布加息0.27厘,使人懷疑內地宏觀調控的力度會否再進一步加大。
早前內地已增加了銀行儲備金比率,使到銀行的流動資金降低,然後再限制不同級別銀行的貸款增長率,希望能壓抑貸款過度增長,避免經濟過熱。而針對房地產的貸款增長迅速,中央再限制外資及外國人在內地投資物業,希望在泡沫未形成之前,先把樓市降溫。但觀乎經濟數據,似乎以上措施也未能夠把過熱的經濟冷卻下來,所以便需要再進一步加息。
人民銀行在上周五宣布把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貸款的基準利率、1年期利率均調高0.27厘,至於其他年期的利率則調升0.36至0.54厘不等,年期愈長的存貸利率,加幅比短年期的利率為大。
長年期的貸款利率上調幅度較大,目的是降低長期貸款的需求,特別是固定資產的投資,以及物業按揭貸款等。因為存款與貸款兩方面息率同時增加,所以存戶也可從利率調升中得益。
對於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受這次加息影響的程度會不一樣。
內地地產股受到的打擊程度最大,因為限制內地物業售予外國人,以及限制物業貸款與調高貸款利率,均是針對樓市的,對於內地房地產股的盈利會有一定影響。其次是一些負債重的內地企業,借了大筆浮息貸款之時,利率的上升,也會使到企業的利息支出上升。
保險股最受惠加息
金融類股份方面,影響會比較分散,有些銀行會得益,有些銀行會有所損失,視乎銀行的存貸組合成份而定。至於保險股似乎是最受惠的股份類別,因為存放在銀行體系的存款,利息收益會上升,有利提升保險股的盈利。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