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千奇百怪

期貨交易千奇百怪

期貨交易概念始於17世紀的歐洲,至今人所共知的期貨商品涵蓋外滙、利率、股價、金屬、能源、農產品等六類,也有些千奇百怪的交易活動,亦蘊含期貨概念。
說到最瘋狂的期貨市場,要數17世紀初荷蘭的「鬱金香熱」了。當時荷蘭富人視那種由土耳其入口的植物為珍品,掀起種植潮流,有人炒賣鬱金香球莖,產生鬱金香期貨市場。原來無甚特別的一個球莖價格暴漲,相等於十噸芝士的價格,形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泡沫市場。
期貨概念應用日廣,美國國防部2003年構思了一個「政治危機」網上期貨市場,預測諸如北韓會發動核襲之類的事件會否成真。後來由於爭議太大,這個市場沒有出現。
美國一個叫ProTrade的網站去年把球員當成股票做買賣,球員表現好就等於股息紅利。美國一個藝術家更把自己腦袋的神經元(neurons)當期貨出售,他死後,認購者就獲得神經元的購買和轉售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