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布朗(MichaelBrown)自小愛上太陽系9大行星,曾夢想飛上木星和土星探險,長大後繼續發行星夢,做了「行星獵人」,去年更獵獲「齊娜」(Xena)。
「齊娜」本周四可能升格成為太陽系12大行星新成員之一,但布朗反而悶悶不樂,因他認為行星太多,只會貶低太陽系的價值地位,失去它的誘人魔力。
怕女兒長大後有數百行星
布朗認為建議中的行星定義太過寬鬆,幾乎任何圍繞太陽公轉的星體都有機會成為行星。他擔心現在只有13個月大的女兒長大後,太陽系的行星可能有幾百個。
他說得不誇張,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AstronomicalUnion,IAU)7人仲裁委員會提出的新定義,行星是圍繞太陽運轉的球形星體,直徑達800公里或以上,質量最少要有地球質量的1/12,000。
IAU的天文學家周四將進行表決,一旦通過新定義,太陽系將比現時「更擠迫」,9大行星將變成12大行星。布朗坦言:「當我是小孩時,行星很特別。但新的行星定義將奪去太陽系的魔力。」
41歲的布朗在阿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Huntsville)長大,那裏是太空總署馬歇爾太空中心所在地,他自小就聽測試火箭的聲音聽到大。他少年時夢想探索木星和土星,但從沒想過長大後會成為「行星獵人」。「我愛行星,但沒想過會找到新行星。許多年來,人人都以為冥王星後面再無其他。」
直到布朗讀博士課程時,同事發現在第八顆行星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Kuiperbelt),除了冥王星外,原來還有很多相類似的小星體,令布朗確信柯伊伯帶還有大過冥王星的星體,不斷搜尋和查證,去年終於找到「齊娜」。
「齊娜」外還發現14星可升格
依布朗計算,他發現的星體中還有14顆合資格升格成為行星,屆時他就會成為找到最多行星的「行星獵人」,但他不但沒一點高興,還帶點失望說:「當人們發現行星數目愈來愈多,他們會搖着頭說,天文學家真是瘋了。」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