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識名家公魯平<br>姚珏跪洗衫板拉出裊裊琴音

有眼不識名家公魯平
姚珏跪洗衫板拉出裊裊琴音

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前港澳辦主任魯平的媳婦姚珏,與所有演奏家一樣,捱過艱苦漫長歲月,從4歲罰跪洗衫板的練琴中開始,三十年下來,早被自己的琴音感動,變作一生最愛。今日,她將這份激情融入生活與社會中,創辦音樂學校薪火相傳,舊日為愛惜玉手而拒拿重物,如今為囡囡拎書包、捉實學生手指按弦,顧慮?早拋腦後! 撰文:林妙萍

珏,是一對美玉的意思,感覺溫文爾雅。前港澳辦主任魯平的媳婦,著名小提琴家姚珏的琴風,卻充滿激情、豪邁,只要上台拉她最愛的《梁祝》,展示的卻是一份濃得化不開的細膩中國情。
相約在姚珏的音樂學校做訪問,本來只是扮上課拍照,但一聽到學生區駿熙的琴聲,她即認真地說:「拉長!」腳尖開始大力打拍子,「唔啱,拉長!」,然後火速示範一次,終於拉準了,她用力點頭,大大聲叫「good!」
嚴謹刻苦的拉琴日子,姚珏4歲就開始,幾番轉折,才成為真正的愛與人生目標,愛得全情投入,她用廣東話夾雜普通話、英語接受訪問說:「3歲開始學咗半年鋼琴,想學新嘅,偶然一次聽過小提琴就喜歡,覺得『嘩!企喺度拉,帥!』就要學,但係一拉就唔鍾意,冇時間玩嘛!」父親姚笛是打造女兒成功的關鍵人物,她說:「每日放學佢就考我進度,乜嘢事都唔鬧,唔拉琴就打,打到怕。有時罰跪喺洗衫板上面,迫得好緊,初時好唔開心。」

掌聲助忘痛苦

直到6歲,姚珏第一次在上海公開表演,掌聲令她一下子忘掉所有痛苦,30年前的這個場景仍歷歷在目,她說:「好大嘅stadium,好多好多人,係上海一個outdoor嘅綜藝節目。我當時好細,企喺後台嚇到唔敢出去,工作人員就推我出去,一拉琴我就唔驚,拉完之後好多掌聲,我好開心,好鍾意上台,為咗上台,以後我就練琴。」她透露其後的10年,都只為要上台的成就感才練習,直到完全掌握技術,給自己拉的音色感動、愛上。
93年,姚珏在紐約卡奈基音樂廳舉行個人小提琴獨奏會,在國際小提琴界冒出頭,其後在世界各地舉行音樂會,推出個人CD等,演奏生涯登上高峯。近年,她從古典音樂之路走出來,曾與郭富城合作表演,今年7月又與容祖兒合作,遊走於古典與流行音樂間,成為一道橋樑,她形容這也是她未來的方向──創新與推廣,她說:「第一,應該畀好嘅嘢走埋一齊,創出一條新路,搵出音樂上嘅newstyle。以古典音樂為例,其實喺莫札特時代,都係佢哋當時嘅流行曲呀。第二,畀更多人能夠接受好嘅嘢,帶觀眾走入呢個領域,感受真正音樂嘅魅力。」

感謝家公厚愛

姚珏在香港,總是被冠上「前港澳辦主任魯平新抱」之名,只有音樂會才得回自己的身份──小提琴家。這麼多年來,問姚珏可有一絲介意?她說:「我冇問題㗎,我覺得自己好幸運,真㗎,我公公咁叻,我好引以為傲。我同兩個囡囡講話佢哋爺爺好出名,係好叻嘅人,你哋將來都要做出成績,唔好失禮佢。」
說來奇怪,姚珏指當日與丈夫魯恭結婚,從來不知有如斯出名的老爺,來港定居,才從報紙上得知,但夫婿從來沒有說過,她說:「公公真的很出名,每年全家去兩次旅行,不管到哪裏玩,東南亞、加拿大、美國,都有人走來要和他拍照。」難道沒有人找姚珏拍照嗎?她說:「以前多啲,𠵱家少咗好多喇,冇所謂啦!」每年她會返內地探家公,買些金華火腿拜年,煮上海菜𠱁老人家,她說:「公公婆婆好好,知道我開演奏會,差唔多每次都聽。」
攝影:陳慧安
化妝:CarrieChanofMakeUpForever

1990年姚珏在英國以數十萬美元買來的第一個古董小提琴(圖),是1743年意大利Gagliano的出品,現已升值一倍以上。

姚珏02年懷有第二胎期間,仍在禮賓府演出保良慈善晚會。

99年姚珏到美國巡迴演奏時,丈夫魯恭(左一)、家公魯平(左三)等都專誠到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