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業有分拆條件<br>FollowMe:粵投勁力暗藏

水業有分拆條件
FollowMe:粵投勁力暗藏

粵海投資(270)有分拆概念,現價大幅落後同級老牌紅籌,上周技術初呈突破,本周值得追入。
所謂老牌紅籌,起碼上市約20年,股東背景與內地省市政府有關。與粵投最相似係越秀投資(123),不妨以此比較,即知粵投落後程度,內在價值遠超股值。
越投大股東係廣州市政府機構越秀企業,上周收1.44元,連股息計比去年底大升88%,主要動力來自分拆越秀房產信託基金(405)。
粵投大股東係廣東省政府機構粵海集團,省大過市,但上周收2.99元,比去年底2.85元,僅升5%,落後只因有分拆條件而未付諸行動,勁力暗藏,一旦引爆,威力不在越投之下。

港府畀長期飯票

粵投旗下業務廣泛,有酒店、旅遊、工業、基建、物業與批發零售。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獲大股東注入供水業務,不但安度難關,且將水務發揚光大,成為集團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有保證,更有足夠實力獨立上市。
唔好睇輕水務重要性,人不能無水。香港60年代曾飽受制水之苦,全靠東江水,才完全解除缺水威脅。將東江水注入粵投,可見省政府重視粵投程度。其實唔止省政府緊張,連溫家寶總理一樣咁着緊。溫總去年初巡視深圳,了解水務問題後,立即落柯打,強調「不能讓廣東、深圳沒有水喝」!要搞好水質與供源,的確係當前要務,粵投可謂「身肩重任」。
目前粵投專責供水予香港、深圳與東莞,呢瓣業務營業額與利潤,都佔集團逾半比重。以05年度(12月年結)為例,供水業務達31.93億元,佔營業額61%,提供稅前經營盈利10.39億元,亦佔60%,且比04年度有26%增長。
粵投供水係一條財路,單供水本港,已係「長期飯票」,佔集團供水比重41%,最近才與特區政府簽3年合約,06至09年期間每年供水價24.94億元,雖比05年減1.4%,但所減差額獲廣東省政府補貼,粵投收益不變,而且深圳與東莞分佔供水29%與30%,供水價今年已調高20%。
內地經濟起飛,水費每立方米暫仍不足0.50美元,遠低過歐洲國家平均逾1.50美元,即尚有頗大加價空間。對於內地供水業務前景,連券商亦有深入分析,可見備受重視。高盛分析報告表示,中國政府相當重視供水問題,大力鼓勵投資供水業務,加入商業元素,提高透明度,將低效率與官僚作風踢走,帶來新商機。高盛認為全力提升供水質素與穩定性,加上要加強污水管理,預期水費勢必大幅提高。政府更會為參與企業提供大量資金,令回報吸引。從中選擇投資對象,高盛將粵投視為首選。

走出廣東省

粵投目前主力發展省內供水業務,除獲大股東加注外,並有意走出廣東省,提高市場佔有率,大有資格成為內地水務龍頭股。粵投市值178億元,以水務佔營業額與利潤逾60%計,若將水務分拆,市值起碼107億元,比中國水務(855)市值19億、光大國際(257)26億,足足大過3倍。高盛視粵投為水務股首選,大條道理。
仲有一點,粵投亦可分拆其酒店業務上市,擁有中港兩地酒店7間,管理酒店共19間,夠晒條件。
粵投現價PE13倍,P/B1.57倍,06年度預測PE12.8倍,比紅指成份股平均預測PE14倍為低,亦低過粵投本身過去5年平均PE14.9倍,加埋同業中國水務預測PE逾20倍,單係供水一瓣,已足以支持粵投PE超越其一貫水平。
粵投由今年3月高位3.80元,回至6月2.625元見底,反彈阻力在3.35元,越此上升量度達4.10元,但亦只比去年底升44%,啱啱夠越投升幅一半!
高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