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怪罪受害人

不要怪罪受害人

黃偉國 新聞工作者

內地一個網站近日掀起城鄉大戰。一名署名「北京政治老師」的網民率先發表題為〈嫉農民如仇〉的文章,指農民普遍小農意識深厚、粗鄙、庸碌、隨地吐痰、蹲着聊天、偷竊、賣淫。文章立即掀起正反兩方辯論,回應至少達數百條,有網民反擊原帖子「自以為是」。
報載這段消息時,旁邊刊出一宗令人流淚的新聞:在山西榆社縣,一名貧窮農民陳東生憂心負擔不起兒子上大學學費,服毒自殺身亡,臨終前向兒子說對不起,兒子哭道:「早知如此,我寧願不考大學,守着父母在家務農。」據報,他們一家八口一年收入是五千三百多元。另據西北青海省調查報告,當地一名大學生四年學費至少二萬八千元,相當於貧困縣一名農民三十五年的純收入!

各種遭遇都不可信

在內地作家焦國標的《回望農民》一書,讀到另一個故事:焦國標陪伴來自鄉間的親戚到北京同仁醫院看病,的士費用了二十六元,親戚事後埋怨焦國標為甚麼不還價。焦說,數目都打在錶上,乘的士可以還價的嗎?農民親戚半信半疑。
對親戚的「鄉里鄉氣」,焦國標卻沉重起來:鄉下人為甚麼不相信的士收費錶?因為他們每刻都在遭遇不可信的事,一切與官方關連上的事都變成沒有準則:鄉長亂攤派、派出所亂抓人、工商所亂罰款、糧管所亂打白條、法官亂判案。
呼吸這種社會空氣,人們還能相信公共空間準則?焦國標問,這種環境能培養出信譽良好的老百姓嗎?

農民為何不上學?

每當想到農民自殺和焦國標親戚的故事,再看網上批評農民的言論,我都會記起一句話:「把責任推給受害人。」(Blamingthevictims)如果農民真的是「土氣」、「文化程度低」,原因是甚麼?為甚麼農民子弟不去上大學?問問山西自殺農民陳東生的亡魂和他淚流滿臉的兒子,他們定能告訴你。
建國快六十年了,港人捐款,讓內地貧困山區孩子得以上學的希望工程,還是愈辦愈起勁。但是,內地官員千萬千萬元地貪污的新聞,卻多得令人麻木。先富起來的一群,還會照樣「財大氣粗」,嘲笑港人「寒酸」,要靠自由行客吃飯。
在英國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名中國官員訪英看了遍倫敦後,一臉不屑說倫敦建築太「落後」。(倫敦塔橋和國會大廈為甚麼用不發光的石頭砌成?為甚麼這麼「寒酸」不鋪滑溜溜的雲石?為甚麼大公司沒有「倫敦市委書記」題字:「Londonsurelywillbeprosperousforathousandautumnsandtenthousandgenerations」?恐怕這位中國官員永遠會大惑不解。)

奚落農民強化自己

終於,我明白甚麼是「無恥」。
歧視,是權力展示的手段。一些城市「文明人」透過奚落農民,強化自己「文明」的形象,也很容易、很廉價地獲得一種「知識分子」快感。在這場網上城鄉大戰中,率先批評農民「粗鄙」、「庸碌」的那個「北京政治老師」,學問有多高明不得而知。但如果他讀書是為了更方便踐踏窮人,讀書就變成不那麼「高尚」,讀書兩字就會代表了惡俗、勢利、偏狹、卑劣!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