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迷你胃繞道手術 拯救肥人<br>割蕉型胃婦勁減百磅

腹腔鏡迷你胃繞道手術 拯救肥人
割蕉型胃婦勁減百磅

【本報訊】本港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屬於超重或肥胖,而外科手術是唯一被認為可以長期有效控制體重的方法。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去年引入腹腔鏡迷你胃繞道手術,減少胃容量及患者對營養的吸收,成功為七名接受手術的患者平均減去41公斤的體重。 記者:陸羽平

現年38歲的歐淑霞體重曾高達135公斤(約297磅),曾花費五萬多元透過營養師及纖體公司減肥,但最終體重反彈至原來磅數。直至去年6月進行腹腔鏡迷你胃繞道手術後,歐淑霞的體重漸降至78公斤(減去約125磅),腰圍減去16吋,由需要穿着五個X的超級加大碼衣服,改為現時的一個X的加大碼,使食量也由以往的每餐兩碗飯減至現在的兩湯匙。此外,在八個月內減去56公斤的另一名接受手術者鄭泰勝笑說,胃口減少令他「慳好多」。

手術分割後不能還原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梅力文昨日稱,腹腔迷你胃繞道手術主要透過手術影響病人對食物的吸收能力,手術會把胃部割為一個蕉形、約60至80毫升容量,然後通過吻合口跨過近段小腸,減少患者的營養吸收,從而達至長期有效地控制體重。他又稱,該項手術成功減低傳統手術上兩個吻合口出現滲漏及腸梗阻的風險,也大大縮短手術時間。
他解釋,常用的減肥手術中,限制胃容量的胃內水球及腹腔束胃帶適合減重意願積極、肯戒口的病人,所以相對來說,上述兩種手術的減重速度比較慢。腹腔鏡迷你胃繞道手術對減肥意志薄弱或無法遏制食慾的病人最為有效,惟病人在手術後需長期補充維他命、微量礦物質及蛋白質,而缺點則是病人胃部一經手術分割後不能還原。
他並指出外科治療肥胖症的手術適宜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病人,並需符合以下三項條件:體重指數(BMI)超過37;體重指數超過32,同時患有糖尿病或兩種肥胖相關疾病;及不能以節食或藥物控制體重。他又稱,體重介乎120至180公斤為手術黃金期。至於體重指數(BMI)的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身高(米)2。

事後或需矯形改外觀

此外,患者在體重減輕後皮膚會鬆弛下垂,可能因而引發其他疾病,所以中大醫學院也為病態肥胖者進行矯形手術,包括抽脂、腹部收緊及胸部整形等,至今已為13位患者進行28次矯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