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國多家銀行發生連串的人事變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常振明「閃電」去職,重返中信銀行執掌帥印,擬率領該行在年內完成赴港上市的重任。同時,交通銀行行長張建國接棒常振明,出任建行行長一職。此舉引起兩家銀行的外資股東和中小投資者擔憂,恐怕人事異動最終會引致銀行資料「外洩」,引致不公平競爭,股東利益不能獲得保障。
黨大還是董事會大
建行、交行,以及中信銀行都是國家的銀行,然而隨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國有銀行都紛紛進行股改,並引進外資,繼而在海內外上市,提高銀行的競爭能力,以及與國際接軌。然而,有許多外資對內地銀行高層人事的安排大惑不解,究竟是黨大還是董事會大?董事會是否形如虛設?
交行和建行分別在香港上市,前者獲滙豐入股,後者則獲美國銀行投資。在當前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中共中央組織部對銀行的高級管理層的人事安排,難免引起外資股東和中小投資者的憂慮。
交行行長至今懸空
有建行獨立董事在試圖釋除外資和中小投資者的憂慮時曾表示,有關安排是考慮到國家整體戰略布局的需要,雖然,是由中組部安排,但董事會亦開過會,一致同意。人們不禁問:「唔通董事會敢對中組部SayNo嗎?」
話說,受外資憂慮等因素影響,交通銀行自行長張建國調走後,至今未委任新行長,市場盛傳擬由現任四名副行長中,提拔一名人選繼任。
寸草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