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粉嶺一間輪胎回收及加工場日前發生大火,令棄置輪胎囤積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有循環再造產品製造商指出,本港現時已有足夠條件發展本土廢棄輪胎環保工業,藉環保科技將輪胎再造成建築材料等有助物料,期望政府大力推動有關環保科技發展。
已具環保科技
廢棄輪胎是環保署其中一個重點處理的項目,循環再造產品製造商捷時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賢明指出,本港現已具備一系列環保科技,有效將廢棄的輪胎轉化成環保工業原材料,循環再造成建築材料、樓宇配套、隔音屏障及園藝擺設等有用物料。由於本港現時未設有妥善收集原材料的制度,導致往往需從歐洲等地入口原材料。
期望政府支持
陳賢明表示,中國大陸已禁止進口廢棄輪胎及其切塊等固體廢物,但本港政府未有任何措施,監控回收商將廢棄輪胎送往內地處理。他期望政府落實支持本土的環保科技,立刻停止將輪胎棄置到堆填區,並在各區增加收集點,發牌予合資格的環保科技公司負責廢物循環再造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