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算痛 以為無事 直至個口張唔開」<br>撞傷下巴骨折不自知

「唔算痛 以為無事 直至個口張唔開」
撞傷下巴骨折不自知

【本報訊】別以為小朋友跌倒或成年人駕駛時突然急速煞車撞向軚盤而弄傷下頜(俗稱下巴),沒有表面傷痕,就掉以輕心;香港大學牙科學院口腔頜面外科醫生及助理教授楊偉傑表示,本港每年都有許多市民不慎撞傷下頜,令位於上頜對下、耳窩對上的髁突(condyle)出現骨折,導致上下頜咬合不正,部份嚴重患者甚至無法張開口,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才可痊癒。 記者:梁美寶

楊偉傑坦言髁突這個部位對港人來說,看似十分陌生,其實是耳窩對上、上頜對下的位置,對上下頜咬合有重要作用,而且許多港人常因輕微意外弄至骨折而仍茫然不知。
他表示,若兒童不小心跌倒撞傷「下巴」,當中的撞擊力可能造成髁突骨折;成年人則在駕駛時煞掣過急,「下巴」不小心撞向軚盤、或不小心從高處墮下,都有可能導致髁突骨折。

大部份無表面傷痕

他說:「由於呢啲傷大部份無表面傷痕,或者唔算好痛,啲人就以為無事,甚至隔咗好多年,直至個口張唔開先知道。所以家長要特別留意小朋友跌親之後,有無髁突骨折。」
一般人士只要透過照X光、腦掃描及醫生的臨床檢查都能被發現,髁突骨折的病人常會出現面部腫脹、瘀痕、上下頜咬合不正等症狀,醫生可透過加固傷者的上下頜骨方法或透過手術治療,大概兩周至一個月即可康復,大部份人均可百分之百痊癒,即使兒童也可於短時間康復。患者在痊癒後,表面也不會留下疤痕。

病情惡化須做手術

但若長期骨折而未接受治療的人士,張開口幅度會愈來愈細,甚至只能張口達15至20毫米。楊偉傑說:「曾經有一個40幾歲嘅病人,佢十幾年前喺高處跌倒,由於表面上無特別傷痕,佢一直都唔知自己嘅髁突位骨折,直至佢慢慢發現自己張開口嘅幅度愈嚟愈細,照X光同醫生臨床檢查後,先發現原來係髁突位骨折,仲要軟骨位置變硬(稱為「強直」,ankylosis),需要做手術先痊癒。」
他指出每年均有不少市民不小心跌倒而令髁突骨折,所以建議市民若撞到「下巴」,不要掉以輕心,傷及髁突應該及早求醫,以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