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園是讓過世的人安息的地方,是讓在世的人紀念、追思親友同袍的地方;像這樣的地方該是平和寧靜的、該是莊嚴肅穆的。任何損害墓園安寧的行為都是可鄙而不應當的,而破壞墓園內設施包括墓碑、相片等更是令死者不寧、讓生者不安的卑劣行為,是應當受譴責及受到法律制裁的。
位於粉嶺和合石的浩園不是一般的墓園,在浩園安葬的都是因執行公務、因救死扶傷、因盡忠職守而失去寶貴生命的人民公僕。九六年嘉利大廈大火中殉職的消防員廖熾鴻先生、○三年自告奮勇治療沙士病人而染病身故的謝婉雯醫生、執勤時被兇徒殺死的警員梁成恩先生、在運載病人途中墜機身亡的機師彭富國先生……等都在浩園安息。像這樣一個盛滿浩然正氣、滿載市民敬意的墓園當然更應保持莊嚴肅穆、更應讓它保持平和寧靜。偏偏在前天卻有一些不知面目、不明動機的狂徒肆意在浩園破壞,損毀及沾污殉職公僕墓碑上的照片,損壞墓地的設施,令浩園的平和寧靜蕩然無存、令殉職公僕的家人痛上加痛。我們認為,這樣的行為不僅嚴重傷害殉職公僕家人朋友的感情、不僅是對社會及市民挑釁,更是令人憤怒及難以接受的。我們希望警方盡全力偵查案件,盡快把兇徒繩之於法,把他們的面目暴露在市民面前。
家人親友因執行公務、盡忠職守而失去生命已令人悲痛不已,有些人也許到今天仍未能平復心情。誰知道那些卑鄙可惡的狂徒卻要在他們的傷口撒鹽、卻要以另一種形式再傷害他們已逝去的摯愛親人,令他們不安難過的心更難平復。像這樣的惡行怎能不嚴加追究呢?
更何況浩園象徵着社會對盡忠職守、無私奉獻的人民公僕的尊重及肯定,而安葬在浩園的人民公僕則體現着社會的共同價值及信念。肆意破壞浩園內的設施,蓄意破壞殉職公僕的墓碑等同否定社會的共同價值,等同蔑視市民的集體信念,等同挑戰社會的秩序。社會及政府對這樣的惡行怎能輕輕放過呢?
有學者認為,在浩園肆意破壞的人也許是要宣洩對政府的不滿。是的,政府施政的確有不少錯漏及過失,令部份市民有怒氣、怨氣;但是,香港是個資訊非常發達及自由的地方,市民有多種多樣的渠道包括新聞傳媒、互聯網、申訴專員公署、立法會議員辦事處……等可以提出申訴、可以宣洩怨氣,根本不需要也不應該透過刑事毀壞之類的違法行為表達不滿。更重要的是,安葬在浩園的公僕都是盡心盡力服務市民的人,他們可說已成了促使政府及公務人員盡忠職守改善服務的精神力量。因此,愈是對政府施政及服務不滿的人愈應當尊重葬在浩園的公僕,並敦促從特首到低層公務員學習他們為市民服務的榜樣,只有這樣政府的施政及服務才不會脫離民意民情。相反,透過破壞浩園宣洩對政府的不滿只會打擊為市民服務的精神、只會損害公務人員的士氣,對改善政府的施政及服務是有害無益的。
浩園彰顯的是服務、獻身、無私的精神,任何人都沒有理由破壞它、損害它。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