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地鐵調整後再吸納

遠觀近望:地鐵調整後再吸納

倫敦警方及時粉碎恐怖襲擊陰謀,因而未對股市帶來負面影響,相反,由於投資者擔心航空業會因今次事件而受影響,將會減少對原油的需求,國際油價應聲急跌,帶動金價跟隨滑落,有利投資氣氛。展望本周,市場焦點將放在反映通脹的生產及消息物價指數之上。
上周五收市後,恒指服務公司宣布將建行(939)、港交所(388)及富士康(2038)納入為恒指成份股,消息對前者刺激不大,對後兩者則有幫助。
另一藍籌地鐵(066)上周公布中期業績,盈利雖錄得近倍增長,增至50多億元,但股價不升反跌,反映巿場對其下半年增長有所保留。
地鐵上半年盈利有上佳增長,主要是去年地鐵沿線上蓋樓盤將軍澳之君傲灣及都會駅的銷售收益於期內入賬所致,令整體物業發展利潤達到42.72億元,相當於未計折舊前的經營利潤達60.7%之多。然而,物業發展銷售收益並非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來源,集團亦事先張揚,表示下半年可供入賬的物業發展收益將會顯著減少,所以大家可預期地鐵下半年度業績會較上半年為差。 
另一方面,地鐵今年上半年雖賺大錢,但中期息卻沒增加,亦沒降低票價,主要是考慮到合併兩鐵時,地鐵需向政府支付120億元金額而作出準備。管理層這樣做不失為明智的決定,一來可節省潛在的利息成本,二來亦可避過回應部份政治團體要求減票價的訴求。但地鐵欠缺盈利大幅增長的憧憬下,大家不妨先行獲利,待股價調整後再吸納。
連敬涵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連敬涵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