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鱲角奇景疑是海市蜃樓

赤鱲角奇景疑是海市蜃樓

【本報訊】周末的黃昏,從香港國際機場向伶仃洋眺望,突然多了一群山巒,叠翠之間,還有一座吊橋。這是家住東涌的一位攝影迷拍得的奇景。物理學家說,這可能是「上蜃景」(superiormirage),是海市蜃樓的一種;不尋常的空氣變化,把50公里外的珠海群山與淇澳大橋不尋常的拉近到香港水域。 記者:林社炳 蔡元貴

拍下這個珍貴鏡頭的是東涌居民梁堅華,家住東堤灣畔高層,坐向西北,正好看見赤鱲角機場。前日約於傍晚6時15至45分,梁堅華從寓所眺望機場對出海面,那時夕陽殘照,昏黃的日光裏,赫然浮現從來沒有見過的遠山和吊橋。
五年前遷入東涌的梁堅華說:「喺東涌住咁耐,可能平日無留意,自己都係第一次睇到唔知係咪海市蜃樓嘅奇景。」平日喜愛拍攝日落景色的他,當時感到很興奮,遂拿出相機捕捉珍貴美景。
他昨日講述見奇景經過時,還不太清楚照片中的遠山吊橋究竟是澳門還是別的地方。記者根據他的住所坐向及拍攝角度,核對珠江三角洲地圖,可以推算得鏡頭展示的遠景應是珠海一帶;吊橋與珠海的淇澳大橋很相像,背後的遠山則相信是珠海的五桂山。根據地圖比例,東涌與淇澳島相距約50公里,平時用肉眼應很難看見淇澳大橋,就算看見也不應如此清晰。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訪問學人陳天問看過照片後認為,前日黃昏可能在伶仃洋出現了名為superiormirage(上蜃景)的現象。上蜃景是海市蜃樓的一種,海市蜃樓在上下層溫度差異很大時出現,冷空氣密度高,光線會向冷空氣一方彎曲,使人產生景物轉移的幻覺。海市蜃樓以下蜃景(inferiormirage)較常見,因為通常上層空氣較冷,上蜃景則較為難得。

一般在早上出現

陳天問解釋,上蜃景會在氣溫顛倒時出現,即上層空氣比下層空氣熱。這時候,光線向地面或海面彎曲,本來在地平線以下的遠方景會向上升起;如果彎曲的光線是來自景物上端的話,景物將會被垂直放大:「上蜃景通常發生喺早晨時分,因為上晝海水溫度熱得比較慢。今次喺黃昏出現,係好特殊嘅情況。」
其實輕微的上蜃景現象並不稀有,肉眼看見的日出,其實是提早了兩分鐘的上蜃景,那時候太陽還未真正升出地平線。
陳天問說,從梁堅華的照片中,珠海一帶的景象變得如此靠近,則很不尋常:「景象放到咁大,我初時都有少少懷疑張相有冇造過手腳。」
本報攝影組透過電腦分析該幀照片,並無發現數碼檔案資料有異常。

04年5月2日正常情況
正常情況下從東堤灣畔家居拍攝機場北跑道日落的照片,可見遠景一望無際。讀者梁堅華於2004年5月2日拍攝

家住東堤灣畔的梁堅華,是攝影發燒友,前日隨手拿起數碼單鏡反光變焦相機拍下珍貴自然現象。張志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