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項醫學調查顯示,黃斑病變(AMD)已成為全球三大致盲疾病之一,全港現有16萬至17萬名長者患有此病,其中10%更屬於濕性黃斑病變(wetAMD),若不及早治療,就有失明危機。新療法於數月前引入本港,透過注射藥物入眼球來治療濕性黃斑病變,減慢視力惡化之餘,部份受損的視力也可回復,較傳統的激光治療適合更多患者。
濕性黃斑病變是指黃斑部位有異常血管增生,導致視網膜出血積聚滲液,令視力受損,一旦血液結焦後就會致盲。
早期治療 三針即可
香港眼科學會會長郭坤豪昨日稱,新療法於數月前引入本港,適用於大部份濕性黃斑病變初期患者,每針約7,000元,患者每隔六周注射一次藥物入眼球,每年約需打六針,直至完全痊癒為止,若能及早發現接受治療,只需打兩至三針即可治癒。
本港每年約有500個長者患上黃斑病變,但95%患者不宜用傳統的激光療法。該病的初期病徵包括看到的影像會變形、模糊及灰暗等。新藥物Pegaptanib是首種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抑制劑的眼科藥物,已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