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可揀股投資

外匯基金可揀股投資

【本報訊】外界一直有聲音要求外滙基金提高投資回報率,其實金融管理局已悄悄「變陣」。消息透露,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於7月27日的會議上,就外聘基金經理表現進行檢討,並通過對部份投資組合分階段「換水」,以及訂出一系列更具彈性的投資指引。

轉換組合爭取高回報

據了解,外滙基金將一些穩健而運作直接的組合(如債券及利率走勢),交由金管局內部管理,而一些相對複雜、在可接受情況下冒較多風險的組合,則交予表現良好的外聘經理負責。
這次變動的關鍵之一是股票組合,在新安排下,部份組合會由以往追蹤指數(indextracking)的被動投資,改為主動股票管理模式(activeequitymanagement),即可「揀股」投資,藉此爭取更高的回報。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一直有就外滙基金的外聘基金經理,進行定期檢討,「檢討一下點用外聘經理才是最好方法」,至於檢討結果及開會事宜,他一律拒絕置評。

剔走表現差外聘經理

消息指出,上月底舉行的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會議,對外聘經理進行全面檢討,表現不佳的被即時剔走,理想的則「留低」,但部份投資組合,則由現在起分階段展開「換水」過程,新變動會加入主動管理股票管理組合,及更多結構性產品,外聘經理的收費因而較以往高,雖然此舉不影響外滙基金的總體風險胃納(overallriskprofile),但外滙基金現行一些過度「繃緊」的投資指引,會作出更改。
身兼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的東亞銀行(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被問及對外滙基金回報表現是否滿意時,表示「任生已轉咗方針(投資策略)好多」,「舊時畀出面基金經理管嘅(組合)會好唔同」,他又說,成果會「快過」未來數月至一年內看見。
據悉,因「換水」過程要一段時間,不排除期間外聘投資部份,佔資產組合的比重會減低,金管局內部管理的比重將會上升,但前者若低於諮詢委員會所訂的水平時,外聘部份會相應調升,令組合保持平衡。至於調回該局自行管理的投資,主要是一些低風險及由該局管理效果更佳的組合,如債券、利率相關及部份外滙投資。
去年外滙基金投資回報率為3.1%,被不少人詬病回報偏低。截至去年底,外滙基金約三分之一資產,由外聘經理管理,涉及共78個組合,包括所有股票組合,03及04年,外聘經理組合分別為73及7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