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守株待兔」炒股版

投資隨筆:「守株待兔」炒股版

相信大家對於「守株待兔」這則寓言都不會陌生,寓言中的農夫有一天在樹下睡着了,醒來時發現樹旁有一隻暈了的兔子(是不小心撞着樹暈倒的),於是滿心歡喜取了兔子回家,自此之後,他便每天都走到同一棵樹下等待兔子,大家都覺得寓言中的主人翁又貪心、又蠢,只心存僥倖,但仔細想想,其實在股市之中,投資者也有點像這個主人翁,不單是我們很多時都貪心,也有蠢的時候,而買賣時有時也像「守株待兔」。
農夫在樹下睡了一覺,醒來拾得兔子,於是乎有一個觀念──在這樹下睡一覺會有兔子。驟眼看來,農夫的想法是不科學的,沒有邏輯的,但事實又非全然。
人的思想其實是一些觀念,它是積存在腦細胞中的記憶的一種反應,因此,沒有觀念,便沒有思想,而思想又影響着人的行為,農夫是先有觀念,其反應成為農夫的思想,然後作出守株待兔的行為。
投資者有曾經穿過大紅衣而當天贏股票,因而經常穿紅衣者;亦有曾經在理髮後贏股票而每次理髮前都先買股票者,這些行為其實甚為普遍,你看得出這些行為與「守株待兔」是何其相似嗎?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