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中學生在球場以粗口狂鬧一對母子的短片,繼「巴士阿叔」後成為近日網上最熱門話題,由於片中的學生態度囂張,引起無數網友反感成為眾矢之的,事件在網絡廣泛傳播,驚動其就讀學校,校方決定處分並指示他在個人網誌(Blog)上公開道歉。學者指把相片、短片上網日趨普遍,這種網上公審情況會愈來愈嚴重,影響福禍難料。 記者:羅偉光、馮婉嫺
該段被稱為「馬崇波歷克狂X阿嬸」的短片上月底在網上流傳,內容為一名身穿德國隊長球衣的少年,在球場內以粗口怒罵一對母子。有網友指事件由該少年以足球「省」到人所致,母親不滿兒子被足球擊中後,對方沒有道歉遂互相指罵。
網上留言幾乎一面倒批評球衣少年「蝦細路」、「無家教」,更披露其姓名、電話及就讀馬鞍山崇真中學等個人資料。
開學被罰自修150小時
本報前日報道片段內容後引起校方關注,馬鞍山崇真中學校長黃偉賢向本報證實,片中主角為該校一名升中五學生,他得悉事件後即急召該學生回校並約見家長,決定判罰該學生下月開學後監管自修150小時,即每日留堂兩小時,及參與20小時社會服務。
該學生受罰後在Blog上向兩母子道歉,「我明白到自己創(闖)了一件彌天大禍的事。」黃偉賢稱該學生家庭背景正常,平日成績、操行尚可,只是不懂控制情緒。
成功迫使該學生道歉及被罰,有網友認為證明網上輿論威力強勁,也有人繼續窮追猛打,「佢肯定驚喺街畀人打先道歉」、「唔該你以後都唔好再踢足球」、「你5(唔)好以為1句sorry就大晒啦」。黃偉賢稱該學生及家長受到很大壓力,「網上好多人用粗口鬧佢甚至恐嚇佢,令佢同屋企人都好擔心,因為佢個人資料畀人喺網上公開,唔知有乜後果。」
歧視性言論滲透力極強
黃偉賢又說,事件在網絡上一發不可收拾,個別網友言論令人吃驚,「呢種網上文化係咪值得鼓勵呢?」香港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周昭瀧曾分析歐美地區博客(Blogger)散播種族仇恨言論對社會的影響,發現難以公開發表的歧視性言論在網絡滲透力極強,他指「巴士阿叔」及上述「馬崇波歷克」事件相似,主角言行負面,網友逐群起攻之,「網上毋須公開個人真正身份,人人都可以留言表態,好短時間就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他說現時上載相片、短片現象普遍,這種網上公審會愈來愈多。
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伍學齡稱,當上網愈來愈普及,網絡產生的滾雪球效應也愈大,網上小風波隨時演變成大問題,「網上世界乜都可以發生,難以有效管制,情況確實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