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昨天(周六)是個人電腦誕生25周年。走過25年,個人電腦已經由討人厭的大笨象,變成現代人生活一部份,處理文書、上網聊天、打遊戲機、搜尋資料、通訊等,人人不可或缺。
蘋果電腦早在1977年已推出了電腦,之後也有其他廠商推出其他電腦,但全世界第一部個人電腦的出生日期是:1981年8月12日。這一天,美國電腦生產商國際商業機器(IBM)推出個人電腦5150,導致數碼革命爆發,改變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第一部體積被譏大笨象
第一部個人電腦,當然比不上現代的。5150體積龐大,記憶體為256kb,比現時的個人電腦少8,000倍,運算速度也比現時的慢650倍,售價為1,565美元(約12,207港元),相當於現時的36,754港元。
5150推出時,有分析員質疑普羅大眾是否會購買,還笑稱IBM此舉與教大象跳踢躂舞無異。不過,原來大象真的會跳舞,5150推出後大受歡迎,兩年後全球售出數以十萬計。大賣原因,是個人電腦能實際應用在公司運作上。
明年預計售出第20億部
5150的效能,肯定是電腦發展的里程碑。電腦專家瓊斯(KeithJones)說:「最初的桌上電腦和現代使用的電腦相比,完全說不上方便易用,生產效率也不能和現代電腦相比,但它們播下電腦革命的種子。」
25年後的今天,IBM早已將個人電腦生產業務出售,賣了給中國電腦生產商聯想,IBM完全撤出個人電腦市場。但全球個人電腦的銷量仍然上升,2002年全球已售出10億部,明年預計將售出第20億部,個人電腦還會繼續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
英國《泰晤士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