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兩年多以來首度暫緩加息,但對今年內會否進一步收緊銀根,仍留有後着,惟股市連升3周後卻借勢下調,標準普爾500指數全周挫近1%。即使美國息口真的見頂,股市是否就此一帆風順呢?根據近80年市況分析,情況卻剛好相反,聯儲局結束加息周期後半年,股市平均下滑近半成。
根據研究機構NedDavisResearch的統計,自1929年以來,每當美國加息周期告一段落,標普指數在事後1個月,平均上升1.09%;可是「好景不常」,指數3個月後平均回落3%,半年內累計挫4.98%,12個月內則跌去3.34%(見表)。
歷史教訓 半年跌半成
不計目前的美國加息期,在過去13次周期中,標普指數只於1989年和95年,於周期結束後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均報升。
NedDavisResearch高級環球分析師克利索爾德說,加息周期未必一定帶來熊市,但機會率難免提高。
《股市交易員年鑑》編輯赫希指出,參考標普指數走勢,自1974年至今,牛市通常在聯儲局完成加息前約兩個月告終。現時的牛市始於2003年,長達3年半。
聯儲局於2004年6月底展開加息周期,並於今年6月29日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推上5.25厘,其間連續加息17次,累積加幅4.25厘。上周二,聯儲局暫緩加息,但在聲明中提到未來的貨幣政策時,會視乎物價和經濟增長前景。
即使加完 未必軟着陸
面對聯儲局可能仍有加息空間,標普指數上周掉頭向下,全星期跌去12.62(0.99%),降至1266.74,是4周以來首見失利;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周累計挫152.32(1.36%),收報11088.03。
展望本周,美國將於周二公布7月核心生產物價指數,料升0.2%;周三揭曉7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估計漲0.3%。此外,油價若進一步上揚,或者中東局勢惡化,都可能成為股市反彈的絆腳石。
分析員指出,股票投資者未來數月面對最大的難題,就是聯儲局暫緩收緊銀根,是否預示通脹一定會持續降溫;再者,就算加息周期真的完結,美國經濟能否達致軟着陸(經濟放緩兼通脹下降,同時未有引發衰退)還是未知之數。
赫希表示,聯儲局對上一次成功達致軟着陸目標,要追溯到1994年,可是環境截然不同,當時油價處於5年低位、樓市見底,加上前所未見的科網熱潮展開序幕。
歷任主席 格老最黑仔
他再向美股好友潑冷水,指出在對上4位聯儲局主席就任後的一年裏,其中3人都要面對股市瀉至熊市谷底,只有米勒能安然度過。
格林斯潘「命水」最差,股市在1987年10月爆發股災,標普指數在他接掌聯儲局後4個月,足足滑落32.82%才見底(見圖)。
伯南克於2月1日接替格老以來,他對貨幣政策的評論多次成為「話柄」,標普指數於6月13日跌至其任內低位。這位出身學術象牙塔的聯儲局舵手面臨的另一考驗,就是美股牛市會否在他任內劃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