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改三」令評定A級指標下滑<br>10A狀元創新高之謎

「五改三」令評定A級指標下滑
10A狀元創新高之謎

【本報訊】今年會考10A狀元人數創新高,引發網友質疑考評局鬆手評分造「盛世」。有學者指出,升中派位組別五改三,令用作評定何謂A級的名校成績指標下滑,A級數目因而增加;不過考評局強調,計算分數時已撇除五改三影響,今年10A狀元特別多,原因只是學生努力讀書,也不排除因多了人報考10科。
一般人誤以為會考評級「拉曲線」,是簡單地將所有學生成績某個百分比定為A、某個百分比定為B。但原來考評局是根據約100間參考中學的成績,以釐定各科的成績等級分數,而這批學校多為會考成績穩定的名校。

考評局:學生勤力成果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梁貫成指出,由於01年升中派位成績組別實施「五改三」,該批名校取錄多了成績較差的學生,結果今年會考整體成績稍為下滑,由於參考指標下調,令A級分數因應下調,因而有較多人取得A級。他相信經今年的調整後,往後取得A級的比率會維持在現有水平,推論每年狀元人數大致仍有20人左右。
不過考評局總經理(評核發展)張光源反駁,局方制訂成績等級前,已向教統局索取各校五年前升中派位組別資料,將收生成績組別差異有明顯轉變的中學,剔出參考學校名單,故作為參考指標的中學,與過去一樣都是成績較穩定的中學,不存在梁貫成所指的「五改三」的效應。他認為今年10A狀元多了,純粹是學生勤力成果。至於是會否多了考生報讀10科,考評局昨日未能提供有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