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 - 邁克

三合一 - 邁克

敲開翻譯字幕的大門,第一個撞到慎言的奇斯洛夫斯基,是幸也是不幸。《兩生花》人物個個是虔誠的口舌簡約主義信徒,能夠兩句話交代身世不會勞煩第三句,唇槍舌劍固然欠奉,甚至沒有多餘的動詞形容詞,情節也不依賴對話推進和解釋,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亁淨俐落絕不浪費口水。一個半鐘頭的劇情片,三百多句對白搞掂,破處的翻譯員怎能不馬上被寵壞?就像雛妓開苞遇到個青靚白淨溫柔體貼的稀客,芳心暗喜之餘還以為夜夜上演的都是念奴嬌,誰不知此後接的無一不是呼呼喝喝粗手粗腳的大爺老爺,你想想有沒有可能不患開工恐懼症?

《情獄》對白不能算多,然而比起正宗奇氏出品,還是教人有從修道院貶落街市的錯覺。懸於生死的感情煩惱雖然是註冊商標,由分道揚鑣的三姐妹修剪清理,一忽而瞄準婚變的大家姐,一忽而特寫遇人不淑的小妹妹,交替的忙碌呈現了奇斯洛夫斯基作品鮮見的鬧哄哄。多線分頭發展的結構,以前好像不是他那杯茶,當然喜歡龍井鐵觀音的茶客換口味喝咖啡也是有的。《疾走天堂》是導演念念不忘騎天馬表演行空特技累事,劇本倒原汁原味,《情獄》則滴血效忠得太殷勤──把《十誡》的家嘈屋閉炒埋一碟不至於,比較似將「藍白紅」的三晚盛宴擺成一桌琳瑯的自助餐,習慣清淡的胃口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另外我懷疑奇氏不會要求演員太靠攏神經質防線,以往茱莉葉庇洛仙伊蓮雅歌她們再痛苦,也着重眼淚在心裏流,不傾向呼天搶地。《情獄》眾女的表演方式,其實更接近英瑪褒曼,尤其是《哭泣與耳語》──連那種幽閉的子宮感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