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銀行分四類嚴控貸款<br>中銀監閂水喉建行受傷

15銀行分四類嚴控貸款
中銀監閂水喉建行受傷

證券界廣泛預期,建設銀行(939)今天會被納入為恆指成份股,成為首隻藍籌H股,然而,在內地經濟依然過熱的情裏下,中國銀監會近日對內地15家主要商業銀行引入分級制,限制其貸款增長,其中要求建行須注意控制貸款增長,為其下半年盈利帶來負面因素。

【本報訊】《中國證券報》昨天報道,中銀監近日發出的「下半年分類監管意見」顯示,要進行分類監控,把全年貸款增長控制在15%以內,並根據6月底每家銀行的貸款增長率、撥備抵補率及不良貸款比率等數據,把15家主要商業銀行劃分為四類,並執行不同的監管標準。

中行工行處境較有利

其中中國銀行(3988)及中國工商銀行列為第一類,可以保持目前貸款增長率,但不得提速。建行及即將在港招股上市的招商銀行等4家銀行,被列入第二類,銀監要求他們須「十分注意控制貸款增長」。對於恒生銀行(011)持股15.98%的興業,以及有意來港上市的中信和民生,列為第三類,中銀監提出應立即將貸款的增速降下來。至於第四類,銀監會要求其停止擴張,包括光大控股(165)旗下的光大銀行,以及四大銀行之一的農業銀行。
對於中銀監對建行採取較中行更嚴格的監管標準,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對建行貸款業務帶來打壓,但卻有利中行及工行。在成為恒指新貴前夕,建行昨天收報3.52元,跌0.28%。

收緊銀根措施層出不窮

建行公共關係及企業文化部總經理胡昌苗表示,是否收到中銀監通知,還需確定一下,惟相信不會對建行構成嚴重影響,但現階段是業績公布前的緘默期,故詳情不便評論。
事實上,近期人行多次收緊銀根的措施,都主要針對建行,例如5月及6月先後兩次分別發行總額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懲罰性定向票據,當中建行承擔最多,分別佔280億元及420億元。
一名銀行股分析員指出,中銀監今次的監管意見對建行的打壓較大,因為建行非常依賴貸款增長及利息收入;相反,中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較高,盈利來源又有中銀香港(2388)貢獻,故此份意見相當有利中行在內地發展貸款業務。

或帶挈本港銀行多生意

另有意見認為,中銀監限制內地主要商銀貸款增速的通知如果落實,將間接「帶挈」持有人民幣業務牌照的本港銀行,獲取更多貸款機會。法國巴黎百富勤證券分析助理董事陳昔典表示,由於不少內地企業仍有借貸需求,他們會轉向尋求持有牌照的外資行,獲取貸款需求,滙豐、東亞(023)等網點較多的外資行將會受益。
另外鑑於內地商銀貸款增速受限,形成銀行體系持續「水浸」,同業拆息將更為回軟,亦有利外資行資金成本降低。
早於93至96年,中國經濟已呈過熱現象,出現通脹危機,中央展開一連串的降溫措施,包括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及上調固定資產貸款利率等。
97至02年,經過緊縮型宏觀調控,中國經濟逐步降溫。但03至04年經濟過熱重現,中央一度限制銀行停止貸款,今次引入限制貸款分級制,若不收效,看來更嚴厲的措施會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