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樓支撐 派息不加 車費難減<br>地鐵半年賺51.7億破紀錄

靠賣樓支撐 派息不加 車費難減
地鐵半年賺51.7億破紀錄

地鐵公司(066)昨日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51.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升98.3%,即使不計投資物業重估升值的賬面收益,單靠大筆發展物業收入,亦令中期純利創歷史新高。雖然業績遠超市場預期,但無論股東抑或地鐵乘客都不能分享,因為地鐵維持中期息每股派14仙。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亦重申,一日未與九鐵合併,車費「難望有得減」。地鐵昨收報20.1元,逆市升0.25%。

【本報訊】地鐵期內投資物業重估升值14.78億元,增加45.62%;撇除有關賬面收益及相關遞延稅項,基本純利39.48億元,升1.23倍。物業發展利潤40.72億元(見表),創半年新高,全靠將軍澳君傲灣及都會駅利潤攤分在期內入賬,佔77%;另外已一筆過收取但需按建築進度入賬的遞延收益則佔22%,主要來自東涌項目、奧運站上蓋君滙港及九龍站Elements。

鐵路本業 實蝕5億

不過,下半年度物業只得將軍澳豪庭390個住宅單位入賬,有關利潤或無以為繼;但視乎銷售進展,Elements約7100方米樓面下半年亦會按市值入賬。另外,城中駅第二期明年才發入伙紙,機鐵沿線項目尚有25億元遞延收益於未來兩年分期入賬。新項目包括將軍澳56區(將軍澳站項目)今年稍後招標,將軍澳夢幻之城三期則於明年初招標。
地鐵業績一向靠地產項目支撐,周松崗說:「地產收益有盡頭一日,所以要在車務上有增長空間。」期內鐵路及相關業務賺3700萬元,升6.4倍,但地鐵無意減車費,他說在兩鐵合併方案內,地鐵承諾兩年內(08年4月前)不會調整車費,更重要是減價空間的條件來自兩鐵合併落實後產生的協同效益。
地鐵財務總監梁國權補充,3700萬元鐵路及相關業務利潤,除車費收入外,還包括車站商務設施、廣告及電訊等7.35億元收入;若撇除這筆收入及相關成本約1.83億元,單計車費,實際蝕5.15億元。

物業將盡 北上開源

本地車務回報需時,地鐵遂加快「開源」,除北京地鐵四號線工程已展開,及深圳四號線仍待發改委批准,今年4、5月已就杭州及武漢的地鐵合作項目提交投資建議書,與深圳相似,均會商談「鐵路加地產」的發展模式。
地鐵乘客冇得減車費,股東亦未能分享純利上升的喜悅,周松崗說董事局考慮到各項業務需要,尤其兩鐵若成功合併,需即時支付120億元,故維持中期派息不變。
梁國權說不包括兩鐵合併的120億元及港島西線投資,至08年底地鐵仍需就本港、深圳、北京等項目投資159億元,由於42.7%的負債率仍有上升空間,故兩鐵合併所需資金擬透過借貸融資,無意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