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享受單身「代價」早死

美研究:享受單身「代價」早死

獨身主義危害性命!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終生未婚的單身人士,生活也許較自由自在,但卻可能要負上「早死」的代價,即使他們較已婚人士多做運動、少喝酒,亦較少超重,但也無補於事。

多做運動少飲酒無補於事

負責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洛杉磯分校科學家卡普蘭(RobertM.Kaplan)及克羅力(RichardG.Kronick),分析了接近67,000名19歲至退休年齡的人士,在1989年至1997年間的婚姻及健康狀況,發現獨身生活對任何年齡人士的健康都有影響,婚姻跟壽命長短有明顯關係。
調查發現,在1989年,有近50%受訪者已婚,10%喪偶,約12.5%已離婚,3%處於分居狀態,5%則跟伴侶同居,20%的人獨身。研究人員在排除了年老和本身健康的影響後,發現到了1997年,單身、喪偶和離婚人士,早死比率高於結了婚而伴侶健在的人。當中以獨身人士早逝的機會最高,較伴侶在生的人高出58%;其次為喪偶人士,高近40%,離婚及分居人士則高出27%。另外,單身男士死亡風險也較單身女士高,19至44歲的未婚男士,較同齡已婚男士死亡機會高出超過一倍。
研究發現,獨身人士生活其實較健康,他們較有家室的人略少飲酒,多做一點運動,較少發生超重,但會做較多「高風險」活動,例如年輕獨身人士可能較多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也較多發生意外,而年老獨身人士則多死於心血管和慢性疾病。
研究員相信,婚姻可作為社會聯繫,即使離婚、喪偶人士仍可得到子女或家人的關心及支持,相反單身人士處境孤立,增加死亡危機。
該研究已發表於周四出版的英國《流行病學與社區保健期刊》(JournalofEpidemiologyandCommunityHealth)。
法新社/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