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小小超入股《信報》必變

曾淵滄專欄:小小超入股《信報》必變

美國聯邦儲備局議息會議結束,終於決定暫停加息,與絕大部份分析員的預期一樣。既然預期實現,也就沒有特別的驚喜。華爾街股市在暫停加息的消息公布後,杜瓊斯指數竟然下跌!正如昨日所說,大戶馬上推出經濟放緩,影響企業業績的大道理來打壓股市。
不過,基本上,這已經是造淡大戶的最後掙扎,希望能借經濟放緩的理由平淡倉。
當然,這也是想造好的大戶的最後機會,希望能以較低的股價造好倉。

息見頂是好消息

從美國收市來到香港開市,美股的低收對港股的開市也發揮了一些作用,導致港股低開。但是,低開後就一路回升,最後恒指竟然一口氣升破17300大關,創出6年新高點。
過去幾天,儘管港股反覆,香港也有不少人都以經濟放緩為理由唱淡股市,但我始終堅信,利率見頂,一定就是好消息。
《信報》終於落實賣盤,李澤楷以2.4億元買下《信報》。我第一次向香港傳媒投稿,對象就是《信報》。當年投稿後,收到社長林山木先生寄來的一封親筆信,讚了我兩句,並鼓勵我繼續寫文章。這封信,我視如珍寶,珍藏至今。
據說,李澤楷入主後,《信報》編採方針及內容均不變。對此我感到懷疑──如果不變,銷售量如何提升?銷售量不升,如何養得起何國輝、陳慶祥這兩員大將?

不變徒浪費人才

1995年,我向城大請了1年假,全職加入《蘋果日報》的創刊工作。那時候,何國輝是我的同事。在我眼中,他應該是當年為黎智英打天下的大將中IQ最高的人,極富創意。
如果《信報》編採方針內容一切不變,豈不浪費了何國輝聰明的腦袋?
張五常教授的名氣也是靠《信報》起家的,後來,張大教授被黎智英挖角,轉到《蘋果日報》寫文章。黎智英如何挖角?很簡單,銀彈也!
大教授曾經親口告訴我,林山木太「孤寒」,不肯加稿費。大教授身家豐厚,本不該斤斤計較稿費,但經濟學家畢竟是經濟學家,一切以經濟規律辦事,誰付最高的稿費,就為誰寫文章。我有許多攝影界的朋友,他們出版個人攝影集後,往往會送我一本,獨有張大教授不送,非得我自掏腰包買一本不可!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