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障自己的財富,避免小型經紀行出現問題之時影響到本身利益,有人會建議開設個人投資者戶口,把自己的股份存放在中央結算公司之中,那麼便不怕被人盜用了。但是,這種個人投資者戶口,可能只適合一些長線投資者。
如果買入股票的策略是購入及持有(Buy-and-hold),那麼由經紀行轉至個人投資者戶口的時間,並不是最重要考慮,而在買貨之時,股票擁有權由經紀行的名義轉至自己名下戶口,需時會較長,主要視乎受委託的經紀行處理戶口名字的更換有多快。
如果想把股票沽出,亦要先把股票轉至經紀行,才能買賣。因此,使用個人投資者戶口雖然較有保障,但手續會繁複些,而且把股票轉來轉去,經紀行可能會收取費用,使到交易成本上升。所以,只有傳統長線投資者,才較為適合用這種戶口。
手續繁複欠靈活
假若投資者喜歡炒即日鮮又怎樣?如果在銀行做買賣,比較難做即日鮮,除非戶口本身有足夠資金支持。部份散戶喜歡在經紀行買賣,原因之一,是貪其靈活性較高。如果先買貨而在即日稍後時間沽出,一般證券公司都會容許淨額交收的;但若在銀行做買賣,銀行通常要求戶口有足夠現金才准買入股份。處理買賣較為靈活,就是證券行比銀行優勝之處。
如果使用個人投資者戶口又怎樣?香港是實施T+2交收制度的,今天買入的股份在兩個交易日後才會收到,而收到股份之後,經紀才把股份轉至個人戶口名下。如果要沽出股份,又要先把股份轉至經紀行名下,才可買賣。因此,在這個轉名程序真空期之中,投資者不能買賣相關股份,令到買賣的時間受到限制。
此外,開設個人戶口要支付年費,而轉名手續經紀又可能會額外收費,這解釋了個人中央結算戶口不是那麼普及的原因。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