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看世界:均衡投資分散風險增回報

美林看世界:均衡投資分散風險增回報

環球股市在5月份出現的小股災,跌幅較嚴峻的,主要是新興市場如印度、俄羅斯,及巴西等地的股市,而美國、歐洲和日本等成熟市場的跌幅則相對輕微。是次跌市給予我們的教訓是,若投資者過份集中於新興市場或個別行業,不但回報較易受個別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影響,因而構成較波動的表現,並且很容易會錯失良機。
事實上,一個具備股票、債券及貨幣現金的均衡投資組合,除了可以為投資者攝取高回報之餘,亦可分散風險,在穩健及進取型的投資中取得平衡,一舉兩得。而從財務策劃的角度來看,個人投資目標能否達致,往往更取決於資產配置。
資產分配的概念,是從投資組合的整體回報及風險着眼,將主要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和現金,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而作出分配,以達致分散風險及提升回報的雙重效果。其實坊間財務分析計劃的概念,也與資產分配的概念相似,而一般投資者亦可簡單地以單一環球均衡基金來分散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

比重可隨市況轉變

為提升組合的整體回報,均衡基金的股票比重一般較高,約佔6成,其餘4成則為債券和貨幣等項目。市面上部份均衡基金的投資比重,可隨市況而轉變,亦可自由地將股債比例調整,為投資者在穩健及進取型投資中取得最佳平衡。至於投資的地區則以歐洲、美國和日本等成熟市場為主,但亦會將部份資金投放到新興市場如印度和拉丁美洲等,盡量在風險與回報之間作出平衡的調配。
就目前的市況而言,投資者已對全球經濟前景回復信心,因此已有較多資金重投股票市場。由年初至今,在地緣政治的負面影響下,加上原油及商品價格持續高企,對全球的經濟增長及通脹均構成壓力,因而對整體回報有所影響,而資產配置的概念就相對更加重要。
美林環球資產配置基金經理施達文便指出,雖然美國與歐洲的公司已積極透過收購和合併方案來提升競爭力,但相比起亞洲市場,其競爭力仍顯得落後,因此國際資金較傾向投資亞洲區內股票,當中被看好的市場,包括印度、新加坡、南韓和日本。
中國和印度的前景是毋庸置疑,其人民的財富不斷增長,更加利好消費市場。至於日本的經濟於2006年穩步增長,最終在7月份作出過去6年來首次加息的決定;而早前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的調查更發現,日本企業在2006至07年度資本開支預計增加12.9%,成為支撐經濟穩定的另一正面因素,令人鼓舞。

定期檢討資產分布

過去數年股票市場回勇,為投資者的「荷包」帶來進賬,而熱門話題亦離不開資金的新出路,所以能提供穩健回報的投資項目,在市場上有一定的需求。要有效地發揮資產配置的功效,投資者須定時檢閱投資組合的資產分布,以確保投資組合的資產分布與最初訂立的目標相符。投資者亦應視靈活均衡基金為一項環球投資或長期持有的核心基金組合,於任何市況下均能為資金保持增值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