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股市忽然全線發力,恒指已攻破17300,再無明顯阻力位。策略上已不宜再拗頸造淡,升市往往比跌市更不理性,看看昔日的電盈(008)便知道。而且股市整體估值下降,牌面上永遠有水位上升,氣氛一就,大升並不出奇。
無論造好造淡,注碼都應該降低,當大市上升後水位提高,波幅會相應擴大,期指二三百點波幅一日,應該會相當容易,再不能假設會像之前一片死寂的日子,步速已經加快。炒輪炒期指,風險與回報同時提升,其實是好事。靜市炒輪尤其難贏錢,在現在這種乘機博亂的環境,才有較大的贏面,當然大前提是要企啱邊。
今次失手的一個教訓,是不宜和太多人談論看法。物以類聚,啱傾的朋友才會有偈傾,看法多數相似,互相影響之下,信心會被放大,而人亦會鬆懈,反而容易中伏。尤其是筆者本身算是有些名氣,和朋友談論大市,多數會在無意間成為主導,當筆者自己一早已經有看法,和人家傾談,沒有甚麼靈感衝擊,只是互為影響的話,其實是有反效果。
無論和別人傾談,還是聽市場評論,都不宜聽太多的聲音。通常在收集意見的時候,都會有選擇性吸納的情況,所以作用不大,反而增大風險。反而應該珍惜那些反方面的論據,可能從中發現自己忽略的因素,加強警惕,在風險控制上做得更好。
今次看錯短期大市,殺傷力並不太大,但要重新部署並不容易,仍然偏向認為水位不多,但寧願等大市轉淡追沽,也不會在氣勢如虹之際估頂。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短期內不會有特別大型的集資活動,好友少了一瓣顧忌,而恒指換馬,影響限於短線,不夠阻嚇性。倒不如等後市水位更高,開始有公司開動抽水機的時候落手會更加穩陣,勝算高食糊又快。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