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本港的摺翼蝙蝠(Bent-wingbats)帶有四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該系助理教授潘烈文表示,最新的研究發現,蝙蝠可帶有多種冠狀病毒,雖然有關病毒不容易由蝙蝠跳到人身上染病,但強調人類不應接觸和捕食野生蝙蝠,才可減少受感染風險。
減接觸防感染
自沙士疫潮爆發後,港大與內地醫療人員在果子狸身上找到沙士冠狀病毒,港大一直進行有關野生動物帶冠狀病毒研究,去年已發現有一隻在內地的「中華菊頭蝠」,帶有與人類沙士冠狀病毒極為相似的冠狀病毒,顯示人類若入侵野生動物界,依然有可能惹上沙士,再爆發世紀疫症。
最近該系又發現,在港的摺翼蝙蝠普遍帶有屬1型的冠狀病毒,基因研究發現有四個品種之多,分別命名為蝙蝠冠狀1A、1B、HKU7和HKU8四種。
潘烈文解釋,屬1型冠狀病毒與市民感染冠狀病毒相似,但又不盡相同,不能排除可傳人風險,但只要避免親密接觸蝙蝠,傳染的可能性很低。一般冠狀病毒與沙士冠狀病毒不同,前者病徵主要與感冒相若,但後者則令呼吸衰竭。